可能我還活在古老的石器時代,但關於禮貌,我還是很執著。例如,對已有一定認知的小朋友來説,入屋叫人是基本禮貌;自動自覺向大家說恭賀説話,就更勝一籌。但有些小朋友,將拜年團聚扭曲成逗利是活動,而父母又不加糾正,就實在惹人反感。
新春期間,三位看似是表兄弟姐妹的小朋友在酒樓團拜聚餐,席間四處問人:「阿叔、阿姨,你結婚了沒有?」附近幾圍茶客有些當作聽不到;也有些人見是小孩子,照答可也。沒料到,當有人答「小朋友,還沒有呢!」小頭目和幾個竟然揮一揮手,說:「都沒用的。」碰到另一枱已婚的茶客,他們就拱起雙手,一輪嘴說「恭喜發財!恭喜發財!恭喜發財!恭喜發財!恭喜發財!恭喜發財!」直至茶客拿出紅封包才停止。
後來,小頭目領著其餘兩個返回座位,向他的媽媽高聲揚威:「我們才逛了一圈,叫幾聲阿叔阿姨就領了幾封紅封包。 」更教我驚訝的是,他媽媽回應:「那麽好啊?醒目!」其中一位親戚見那小孩得意洋洋,問他打算如何使用利是錢,並提議他捐部分利是錢給慈善機構。怎料小孩突然變臉吵嚷:「住口!你管我!要捐你就捐給我!」媽媽則轉個頭來就跟其他親戚繼續說:「我呢個兒子啊,數口最精,將來應該會做個老闆賺大錢了!」
有利是派的才叫人、才恭賀人家的,叫市儈;完全不懂對方卻厚著面皮叫對方給利是,叫無禮;況且,不接受長輩的提議,也犯不上叫人住口吧。此等行為與醒目、數口精完全是兩碼子的事。睇錢份上的禮貌,説到底,即是無禮。當然,兒子是人家的,我不會插手。但當時的情景,實在太「震撼」。我一定要記住,絕對不可養出有這樣金錢觀的子女!
妹妹子婆婆以前常常教我,金錢的意義,不在於你擁有幾多,而在於金錢用得幾有意義。不記得自讀幼稚園還是小學開始,妹妹子婆婆每年的新年過後都會讓我選擇一家自己喜歡的慈善機構來捐錢,將收來的福氣,與有需要的人或動物分享。這個舉動已經成了我的習慣。每年新年過後,我也會找一家心裏支持的慈善機構作出捐款。妹妹子還小,未懂選擇,這兩年我也只把她部分的利是連同自己的捐給我喜歡的機構。明年再大一點,懂得分辨,我想也可以嘗試給她選擇喜歡的機構。
希望妹妹子將來也會明白,最幸福的事,不是單方面去接受福氣、儲存在自己的袋裏;而是你有能力,將福氣再傳揚開去,讓更多的人感受幸福。
我相信這個道理,在親情、愛情、友情同樣適用。懂得愛人,願意付出,往往才是更幸福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