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角度研究電玩,梁世佑在台灣的學院裡推動次文化多年。今年5月台北發生捷運殺人事件,社會上有輿論認為是暴力電玩造成青少年的心理不正常。梁世佑認為電玩只是一個工具,心態教育比盲目地批評遊戲來得有意義,所以8月的時候他以展覽「誰來扣板機」為電玩抱不平。
不止遊戲那麼簡單
這次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進行的展覽題為「誰來扣板機」,是梁世佑細心設定的題目。板機,就是開槍的把手,「誰來扣」說明了人是決定性因素,一如電動遊戲裡的玩家──「隨著遊戲發展進步,玩家的彈性愈來愈大,個人的道德、倫理和價值判斷都能反映在每一個模擬動作裡」。這道策展題目也在回應社會上關於捷運殺人事件的討論──不否認電玩為青少年帶來負面的影響,但絕對不是唯一的因素,而「誰」都要比「板機」來得重要。
展覽圍繞人與電玩的互動關係,「就像遊戲的特殊性一樣,我希望這次的展覽跟傳統藝術展不一樣,強調更多交流」。現場不但有遊戲試玩,讓觀眾可以親身感受遊戲質感,同時也舉辦了一連四場的講座,從電玩出發探討性別、社會、文化等議題。
電玩反映時代
在一般人眼裡,電玩只是一種娛樂,但梁世佑則將它提升到學術研究的層次,並視之為一種文本。「就好像在1950年代或再之前,那時候很多人都不覺的電影是一種藝術呀,所以電玩未來也有可能成為研究我們這個時代的史料」,在大學教授歷史的梁世佑充滿信心的說,「電玩說到底還不過是一種創作,當中一定會融入時代背景,傳達他們對於當下的思考」,他甚至提出未來香港的電玩也會出現佔中的元素。
回顧過了八個月的2014,梁世佑覺得這是關鍵性的年份。「今年是繼911之後,再次讓世界感到恐怖分子活動活躍,不安和恐懼無所不在的時刻」他大膽預測,下年的電玩會探討這種世界的危機感,「好像ISIS斬頭的片段,都給網絡攔截了,但當作沒看到,不代表不存在」,以遊戲重現現實裡的暴力,他認為是一種真相的揭示。
放下對電玩的偏見
梁世佑通過展覽提出台港兩地均需要為電玩設定分級制度,並指出目前參考電影分級的做法並不妥當。「大家對於限制級的理解還是比較片面,不是說裸露、流血就是暴力,還有語言的暴力、種族的歧視等等」他認為開闊對於暴力的定義同時,各地在制定法規時,需要把文化差異納入考慮。
雖然如此,梁世佑對於立法分級沒有很大的期望。在那之前,他建議大眾應該放下有色眼鏡,公平對待所有電玩遊戲。他舉例說,Leverage(台譯:《俠盜聯盟》),情節是為殺人而殺人,但同時Spec Ops:The Line(台譯:《特種戰線》)卻是由美國人創作出來,反思美國霸權的遊戲。「不要以為限制級都是很爛的遊戲,要抱住開放的態度去理解」,就像當年任天堂推出「任天狗」原意也是為了排解都市人未能養寵物的心理鬱悶,結果不少虐狗人士買來發洩。面對這種模擬的虐待,梁世祐覺得難以用法例規管,只能透過提高家長和玩家的覺醒,讓大家明白該如何看待這些遊戲。
「你看!很多人都喜歡這一塊呀!」目前港台對於電玩的討論還是偏向於次文化的一塊,但梁世佑有信心讓這個題目成為大眾的話題,他解釋:「大人和小孩之間的不了解,我們正好就去做個連結,讓孩子不是膚淺地玩,也讓大人明白小孩子的心態」。就像這次展覽相關的講座,有接近六十的長者也出於好奇來聽,所以他對於把電玩的討論帶入主流社會,還是充滿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