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

【評測】Nothing Ear (a) 外形 佩戴感 音色 功能 使用時間開箱評測

Published by
Edward
Share

Nothing 最近除了推出 Nothing Ear 這款全新真無線耳機外,還同時推出了平價版的全新真無線耳機 Nothing Ear (a)。相比之下 Nothing Ear (a) 又有甚麼特別?表現又如何?現在再讓 Edward 為各位 unwire.hk 讀者們測試一下,看看這款價值 $800 有找的耳機是否值得入手吧。

Nothing Ear (a) 開箱直擊

同樣地,在為大家分享 Nothing Ear (a) 的使用體驗前,就讓 Edward 先為大家帶來這隻全新真無線耳機的開箱直擊部分吧。

▲這就是 Nothing Ear (a) 的包裝盒,大家可以見到它同樣採用與耳機相同顏色的設計,不過相比 Nothing Ear,Ear (a) 的包裝盒就採用長方體的設計。

▲依然是採用需要撕爛包裝盒才能打開的設計。

▲打開包裝盒後就見到 Nothing Ear (a) 的真身,而筆者借得測試的是黑色版本。

▲底層設有說明書,而上方的 QR Code 以手機掃描後就可以進入頁面下載 Nothing X APP 以配對耳機。

▲而旁邊兩個長方體紙盒就內藏多兩對一大一細的耳塞,以及 USB-C 充電線。

▲要配對耳機到裝置上,首先要下載 Nothing X APP,之後初次打開充電盒並將耳機保留在盒內,就可進入配對模式。

▲之後按指示進行配對並進行首次韌體更新,之後就可以使用了。

新增「潮黃色」美觀見仁見智

與 Nothing Ear 同期推出的 Nothing Ear (a),後者屬較平價的版本,而兩者相比外觀上確實 Ear (a) 擁有更多新鮮感。雖然耳機外觀上似乎與 Nothing Ear 差不多,但如果看 Ear (a) 的充電盒,就可以見到它採用長方體的設計,與 Nothing Ear 的正方體設計充電盒是有分別的,不過 Ear (a) 的充電盒依然採用半透明設計,這與 Ear 相比就兩者相同。另外一個 Nothing Ear (a) 的特別之處,就是它終於加入了檸檬黃這款全新潮色,而舊有的黑、白兩色就依然保留,換言之它是首款設有 3 款配色的 Nothing 真無線耳機。至於新增的黃色是否美觀吸引?筆者就覺得見仁見智:確實十分 sharp 醒,亦很吸引用家眼球,不過這種鮮黃色就真的並非人人 carry 得到,至少筆者個人就覺得有點一般,但至少 Nothing 今次終於肯大膽試新色,怎樣說也是好事。

▲Nothing Ear (a) 除了設有傳統黑、白兩色外,今次還推出了鮮黃色,確實有點新鮮感。

▲Nothing Ear (a)(右)的充電盒設計與 Nothing Ear(左)一樣,也是採用全透明風格,不過 Ear (a) 的充電盒就採用較長方體的設計。

▲Nothing Ear (a) 的充電盒盒背依然設有 USB-C 插槽,用於為充電盒充電。

▲而它的配對鍵就位於充電盒內的右下角位置。

▲耳機柄身依然採用全透明設計,亦設有白、紅點顯示左、右耳。

▲而耳機表面就採用磨砂瓦面的塑膠物料,與 Nothing Ear 相比手感及觀感都比較「膠」。

▲充電盒依然是採用磁吸式設計,將耳機放回盒內就會自動被吸住並開始充電。


相關文章:
  • 【評測】Nothing Ear 外形 佩戴感 音色 功能 使用時間開箱評測
  • Nothing Ear、Ear (a) 抵港 香港售價 + 發售日期
  • Nothing Ear (3) 無線耳機   極有機會在 4 月 18 日正式發佈

  • 耳機「膠」感較重佩戴依然舒服

    至於使用體驗方面,Nothing Ear (a) 畢竟是較平價的款式,相比 Ear 它採用的是磨砂塑膠物料,而耳柄依然是採用透明塑膠設計,所以耳機拿上手相比 Ear 而言「膠」感是比較重一點,不過其實筆者覺得是還好,不算太嚴重。另外,它的重量依然十分輕身,每邊耳機重量也只是 4.8g 左右,即使加上充電盒也只是約 39.6g,這個輕身設計筆者試過即使長時間佩戴使用也不覺「墜」耳。另外,它採用與 Nothing Ear 相同的耳塞設計,所以同樣十分緊貼耳道,但同時不會造成太大的壓迫感,筆者試過連續欣賞兩、三小時音樂,雙耳也不覺得痛,所以使用體驗依然是十分舒服的。

    ▲Nothing Ear (a) 的操控位置依然是在左右耳機的耳柄,而它設計十分輕身,甚至比 Nothing Ear 更輕。

    ▲以電子磅量度,一對耳機的重量也只是 9.3g。

    ▲即使放入充電盒再量度重量,也只是 49g,確實十分輕身。

    ▲另外 Nothing Ear (a) 的耳塞亦十分緊貼耳道,筆者試過長時間佩戴雙耳仍然十分舒服。

    ▲與其他 Nothing 耳機一樣,用家依然可以透過 Nothing X APP 調校耳機各項功能,而它同樣支援低延遲模式及雙裝置接駁功能。

    音質一般低音相對較「硬」

    至於音質方面,先說音樂格式吧。Nothing Ear (a) 相比另一款新耳機 Nothing Ear 是相對較低階,所以在支援格式上,它不像 Ear 般支援 LHDC 5.0 格式,但仍可支援 24-bit 96kHz Hi-Res Audio Wireless 及 LDAC 格式,當中尤其是支援 LDAC 格式,令 Nothing Ear (a) 雖然是較入門的耳機款式,但仍可支援大部分播放無損音樂格式的播放器,確實比上代 Nothing Ear (2) 只支援 LHDC 5.0 實用得多。至於音質方面,筆者覺得它表現與上代 Nothing Ear (2) 差不多,人聲依然清晰,不過高音稍嫌有點薄,而低音方面雖然與 Nothing Ear 一樣加入了低音強化功能,但相比 Ear,Ear (a) 的低音聽感會有點「硬」,彈性不太足夠,表現只屬一般。

    ▲相比 Nothing Ear,Nothing Ear (a) 雖然不支援 LHDC 5.0 格式,但它就支援更多裝置採用的 LDAC 格式,使用上依然方便。

    ▲由於 Nothing Ear (a) 屬較平價的耳機,所以並未如 Nothing Ear 般採用陶瓷物料製作驅動單元,而是改用 11mm PMI 加上熱塑性聚氨脂作動圈驅動單元。

    ▲另外,Nothing Ear (a) 同樣支援增強低音功能,不過筆者試聽後就覺得只有人聲依然保持清晰,高音相比較高階的 Nothing Ear,Ear (a) 的表現稍嫌較薄,而低音卻感覺太「硬」,彈性不夠,長時間欣賞低音較多的音樂雙耳會不太舒服。

    ▲當然用家仍可透過均衡器進行微調,不過筆者覺得作用不算太顯著。

    降噪功能依然出色

    至於降噪功能方面,Nothing Ear (a) 與同期推出的 Nothing Ear 一樣,同樣支援 5,000Hz 頻率範圍,亦支援最高降低 45dB 噪音,而筆者亦試過在港鐵車箱內佩戴 Ear (a),降噪效果確實同樣出色,即使開啟了「自動調適」模式,降噪效果依然十分理想,基本上已聽不到四周途人的談話聲音或列車行走的噪音,表現令人滿意。

    ▲Nothing Ear (a) 與 Nothing Ear 一樣,也是改善了收音咪及降噪咪的表現。

    ▲此外,Nothing Ear (a) 與「大哥」Nothing Ear 一樣,支援 5,000Hz 頻率範圍及最多降低 45dB 噪音,筆者試過在港鐵車箱內使用「自動調適」模式使用降噪功能,表現同樣十分理想。

    使用時間夠長氣表現理想

    至於使用時間方面,Nothing Ear (a) 與 Nothing Ear 相比同樣十分出色,甚至更加理想,Ear (a) 單是耳機已可連續播放 9.5 小時音樂,而配合充電盒更可延長播放時間至 42.5 小時,而與 Ear 一樣,Ear (a) 同樣支援快充功能,充電 10 分鐘可再增加 10 小時播放時間。而筆者實際使用後,充滿一次電後確實可以做到兩日不用再充電也有足夠電力使用,所以 Nothing Ear (a) 的使用時間確實夠「長氣」,表現理想。

    ▲Nothing Ear (a) 的電量十分足夠,基本上充滿一次電,充電盒連同耳機可以用足兩日仍有電剩,十分「長氣」。


    相關文章:
  • 【評測】Nothing Ear 外形 佩戴感 音色 功能 使用時間開箱評測
  • Nothing Ear、Ear (a) 抵港 香港售價 + 發售日期
  • Nothing Ear (3) 無線耳機   極有機會在 4 月 18 日正式發佈

  • ChatGPT 同樣在港較難使用

    至於 ChatGPT 這個新功能,雖然 Nothing Ear (a) 屬較平價的真無線耳機,但它依然支援這個新功能。不過與 Nothing Ear 的情況一樣,在香港要使用 ChatGPT 功能確實十分複雜,並非一般用家可以輕易搞定,所以筆者同樣建議大家當此功能不存在就好了。

    ▲Nothing Ear (a) 同樣支援全新的 ChatGPT 功能,不過一樣在港使用比較困難,所以大家當此新功能不存在就可以了。

    總結:表現符合定價整體表現理想

    總括來說,Nothing Ear (a) 相比同期推出的 Nothing Ear,各方面的表現確實比較遜色,尤其是高音及低音表現上,確實可以看到它們不同級的差異。不過畢竟 Ear (a) 的定價只是 8 舊水有找,如果將價錢因素計算在內,Nothing Ear (a) 在各方面的表現來看還算是符合這個定價的水平,尤其是使用時間及降噪表現方面更是十分出色,佩戴感亦十分不錯,所以如果大家預算有限的話,Nothing Ear (a) 還算是值得入手的新款真無線耳機。


    相關文章:
  • 【評測】Nothing Ear 外形 佩戴感 音色 功能 使用時間開箱評測
  • Nothing Ear、Ear (a) 抵港 香港售價 + 發售日期
  • Nothing Ear (3) 無線耳機   極有機會在 4 月 18 日正式發佈

  • Published by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