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團官方宣佈,8 月 25 日下午,新一代人工太陽“中國環流三號”取得重大科研進展,首次實現 100 萬安培等離子體電流下的高約束模式運行,再次刷中國磁約束聚變裝置運行紀錄。
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科技的委主任劉永就:「我們中國的核聚變團隊,位於國際第一方陣,在大部分領域已實現並馳,在部分領域已領先。」他預計2049年就能將核聚變發電應用於民居,意味著在 2040 年左右就能解決技術問題。
據官方報導,是次實驗突破多個技術難題,等離子體大電流高約束模式運作控制、高功率加熱系統注入、偏濾器位形控制等,是中國核聚變能源開發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我國核聚變研究運行邁出重要一步。
業內人士表示,為實現聚變能源,需要提升等離子體綜合參數至聚變點火的條件。磁約束核聚變中的高約束模式(H模)是一種典型的先進運行模式,亦是正在建造的國際熱核聚變試驗 ITER 的標準運行模式,能夠有效提升等離子體整體約束性能,提升未來聚變堆的經濟性,相較於普通的運行模式,其等離子體綜合參數可提升數倍。
報導指核聚變是人類最終的能源解決方案,而1克燃料釋放的能量相當於8噸石油,比核裂變亦安全,原料更可從海水中提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然而,技術難度高,令各國研發數十年仍未能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