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2016 尾小編知道 有 Touch Bar 的 Macbook Pro 推出後,便趕快給我的 MBP 13 升級,那時候寫了一篇分享文,想不到事隔 2 年,Apple 現在已經第 2 次更新這個機款。昨晚終於入手了新的 MBP 2018 ,現在跟大家分享一下新 MBP 2018 15 吋給我的印象,分享一下新鍵盤的感覺。
MacBook Pro 2018 15吋(BTO 升級至第 8 代 Intel Core i9 2.9GHz、32GB RAM、2TD SSD)
優點:
+新鍵盤打字時聲浪較近兩年的 MBP 低沉
+記憶體最高可升級到 32GB RAM、SSD 升級更大容量
+TrueTone 熒幕根據環境變化色溫與亮度
+i9 版體驗到效能提升
+SSD 速度快,夠爽
缺點:
-熒幕與顯示晶片沒有顯著的升級
在新 MBP 2018 上,新鍵盤按下回彈力微微提升,讓習慣大力打字的用家多了一點緩衝。這是因為新的結構上加了一層薄薄的膠膜能阻擋灰塵同時減低回饋的聲響。上一代鍵盤被部分用家投訴使用時聲浪比往的 MBP 大,而且在機身發熱時操控聲浪變得更高頻。今代因為中間有膠膜的關係讓這個問題得以改善,各位 Unwire 讀者可以在測試短片中聽到新舊兩機的分別。
Apple 的蝶式鍵盤第一次出現在 MacBook 2015 上,筆者初時的上手的感覺很不習慣,因為接近零鍵距,如果用家習慣了用力打字(發出啪啪聲響) ,在 MacBook 上一定會覺得手指頭痛。不過好奇怪掌用久了又覺得這樣打字不用太用力反為更輕鬆,沒有那麼累。
MacBook Pro 2016 的蝶式鍵盤明顯比 MacBook 的加長了按鍵距離,比較容易讓人接受,可是由於容易進入塵埃讓鍵盤某些按鍵失靈,由於要解拆過程複雜和需要整塊鍵盤更換,維修成本很高,讓用家有些微言。
幸好蘋果宣佈了免費維修(只限某批次),以下是連結:
https://www.apple.com/hk/support/keyboard-service-program-for-macbook-and-macbook-pro/
▲觸控欄(Touch Bar)在不同 App 顯示不同選單
當然對用戶來說,始終希望鍵盤本身可作出改善。今次第三代蝶式鍵盤就加入了一塊薄膠膜,首先令用戶「感受得到」的改善,就是噪音水平下降,就算在咖啡店工作或打 Project,也不會令全世界都知道。以下是小編在試過幾款鍵盤後的小小評價。
如果說 Magic Keyboard 是 10 分的話
MacBook 2015 手感最差,只有 5 分
MacBook Pro 2016 比 Macbook 好一點,加長了按程 5.5 分
MacBook Pro 2018 就在聲浪及衝緩上得到改善,但亦未及 Magic Keyboard ,大約有 7.5 分
網上有專門拆解電子產品的 iFixit 網站就指,今次加入的膠膜有助減少塵埃進入鍵盤內部,令到入塵導致鍵盤出問題的風險降低。
▲MBP 2018 搭載的第三代蝶式鍵盤有膠膜有防塵作用(圖片來源:iFixit)
所謂蝶式鍵盤,就是 Apple 在 2015 年發表,具獨特設計的鍵盤。把傳統鍵盤的剪刀式結構,改成全新的蝶式結構,其支撐結構就好像一隻展翅的蝴蝶,令到鍵盤厚度比以往的結構減少 40%,結果可令電腦更加輕薄。
另一個 2018 年更新版 MBP 的改進點,是利用了支援 True Tone 的熒幕。Ture Tone 在手機及 iPad Pro 上已經應用良久,特點是可根據環境光,自動調整熒幕的色溫。
▲在測試當中,打開了 TrueTone 功能的 MBP 2018(右)會更為自然,同一狀應下 MBP 2016(左)較偏藍
由於 unwire 的 office 是使用暖色 LED 燈泡,所以新的 MBP 2018 在 True Tone 下畫面亦變暖,感覺就像放了一張白紙在桌上閱讀一樣自然,減低熒幕跟燈泡色之間的溫差,眼睛較容易適應及舒服。
但如果在使用 Photoshop 執相或 Premiere Pro 剪片時,我會進入在「系統偏好設定」的「顯示器」項目中把 True Tone 關掉,因為顏色比較準。
Ture Tone 這個功能真是又愛又恨,在平常編輯文字稿件的時候 True Tone 是很舒服,但不時在相片及影片編輯中亙換時,又沒有快捷鍵供用家快速關掉/開啟 True Tone。
▲用戶可在「系統偏好設定」中開關 TrueTone 功能
很多人說 Apple 的熒幕「色準」其實不一定的。MBP 2016 及 2018 的熒幕雖然擁有 C3 的色域,但其實仍需使用外置熒幕校準器。上一代 MBP 2016 在校準後,明顯地看到灰階更有改善、修正偏藍綠及紅色過濃的問題。不過 MBP 2018 經校正後,除了修正了少許紅色過濃外,其他肉眼看不到任何修正,可見出廠預設的 色彩已經非常準確。在最大亮度跟白色色溫上,都跟上一代無大分別。
▲從硬件上根據 Spyder5 Elite 的檢測數據顯示,新一代熒幕明亮度與上一代熒幕大致相同,而從白色的色溫上 7135K,光亮度為 426.34 cd^m2(測試時沒有開啟 TureTone 功能)。
▲在色域測試當中得到 91% AdobeRGB 覆蓋率
電腦效能的提升可說是 MBP 2018 的主軸。今次 MacBook Pro 15 吋版本可加錢(HK$2,340)搭配最高 2.9GHz 6 核心第 8 代 Intel Core i9 處理(Turbo Boost 技術加速運行至 4.8GHz)。MBP 2018 15 吋的用戶可由原本配置的 256GB 或 512GB SSD 儲存最高加至 4TB SSD (+HK$24,960),對於需要處理大容量多媒體檔案的創作人來說,提供多一個選擇(註:13 吋 2018 MacBook Pro 最多可加至 2TB SSD)。今次 MBP 2018 在處理器與 SSD 的改進之下,渲染一個 Adobe Premiere 專案時感覺更加流暢,加入影片來源、剪接都變得十分爽手。到了實際的渲染工作就更加看出結果。
▲今次小編的 MBP 2018 打爆到 2.9 GHz Intel Core i9 處理器、32GB RAM、2TB SSD,埋單 HK$36,808。
今次我們會將 MBP 2018 同 2016 版本作出效能比較,嘗試使用 Adobe Premiere Render 一個相同的影片專案所需的時間。測試結果如下:
Adobe Premiere 影片渲染測試
MacBook Pro 2018:2 分 48 秒
MacBook Pro 2016:3 分 44 秒
在今次在這部搭配 2.9GHz 6 核心第 8 代 Intel Core i9 處理(Turbo Boost 技術加速運行至 4.8GHz)的主機,以效能檢測軟件 Intel Power Gadget 顯示的處理器頻率,可看到在 Adobe Premiere 長期渲染影片,令到處理器溫度上升時,運作頻率穩定在 3.0GHz 左右。如果同 MBP 2016 比較,渲染影片的速度增快了三成。
▲在應用了最新系統更新後,i9 處理器在影片渲染時最初的處理器頻率在 3.50 GHz 左右,在處理器溫度升至攝氏 90 度至 100 度時,則穩定維持在 3.00 GHz 左右
早前有新聞指 MBP 2018 搭配 i9 處理器的型號,會因為散熱效能不足的關係,導致效能大幅下降,甚至不如其 i7 版本。而 Apple 就在昨日(7月25日)發表散熱問題發生在主機溫度管理系統的軟件。用戶通過修正程式,可將令到處理器頻率下降的問題得到改善。只要到 Mac App Store 下載及安裝 macOS High Sierra 10.13.6 補充更新便可。
▲打開 Mac App Store 的「更新項目」為系統升級,以解決 MBP 2018 發熱導致效能降低問題
MBP 2018 內置 Apple T2 晶片,這是 Apple 特製的第二代 Mac 矽晶片,透過整合 Mac 電腦上的多個控制器,例如系統管理控制器、影像訊號處理器、影像訊號處理器、音效控制器、SSD 控制器等等,為 Mac 帶來種種新功能。這顆晶片首次在 iMac Pro 中加入,現在就加入到 MBP 2018。電腦 SSD 內的資料,可使用 Apple T2 晶片內建的硬件加速 AES 引擎進行配合使用 256 位元密鑰的快速加密,令資料得到最周全保護。Apple T2 亦提供「安全啟動」功能,確保啟動系統的安全性。另外配合 FaceTime HD 視像鏡頭拍攝時,可得到更佳的色調與曝光控制。
總括來說,早前 i9 MacBook Pro 被發現過熱問題,明顯令很多想買新機的朋友卻步。幸好 Apple 很快就發現問題所在,並推出軟件更新,令大家重燃希望。今次我們發現 MBP 2018 效能有明顯改進,而且以往打字的「啪啪聲」都有大幅改善,在 Starbucks 或寧靜環境工作,也不會打擾到別人。今次搭載 i9 處理器的 MacBook Pro 處理器頻率只有 2.9 GHz,較其他同類 i9 處理器的筆電低。但 MBP 使用了纖巧機身,可說是一種等價交換。在超厚筆電與纖薄筆電之間,用戶要作出抉擇。
如果你等待 Apple 第 8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筆電,又或者聽到 MacBook 鍵盤問題,一直對入手 MBP 猶豫不決,今次這部更新版 MacBook Pro 2018 就值得你詳細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