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Razer CEO 陳民亮專訪:「香港有潛質攪好電競!」

Published by
Edward

還記得小時候,父母一見子女打機(當時還是 C&C、超任 / PS 一堆遊戲的年代),就會拋出一大堆碎碎語:「打機無前途架!打機打得耐會壞眼架!畀心機讀書啦,唔係第日大個等乞米啦你!」不過近一兩年,電競風氣確實席捲全球,如果可以擠身專業電競選手,據說年薪甚至隨時達 50 萬港元,比做普通醫生、律師甚麼專業人士還要高人工!究竟電競熱潮在華人社區是否真能「發光發熱」?家長們是否仍覺得打機是「哂時間」?筆者就專訪了全球最大電競品牌 Razer 的 CEO 陳民亮,他覺得香港大有潛質成為電競運動中心!但要培育出世界一流高手:「今日就要開始了!」

電競瘋靡全球!產業「錢」途無限

電子競技運動(eSports)其實發展由來已久,早在 1972 年在美國已有舉行公開的遊戲比賽,不過真正稱為電競,確實是千禧年代的事。而在短短的十多年間,電技已由一般普通的遊戲比賽,發展成擁有超過 20 億遊戲玩家、無數專業電競選手、全球逾 2 億觀眾(2015 年數據)及年產 3.25 億美元收入(2015 年數據)的龐大新興產業,更有多達 7 成千禧世代年青人享受欣賞電競比賽,加上愈來愈多電腦品牌加入生產電競產品戰團及贊助大大小小不同的電競選手,令大眾均對這個行業趨之若鶩,甚至覺得是「錢」途無限。陳民亮表示,今時今日電競運動已可媲美傳統一般運動項目,而且每年在世界各地,均就不同遊戲,包括但不限於:League of Legends、FIFA、Street Fighter、Overwatch 等舉行國際性的比賽。陳氏更大膽地說:「電競行業在今日的規模,已是遠超傳統電影及音樂製作行業的總和,可見影響力確實已十分大,甚至可以說這是!」

電競發展需基建、政府及家長支持因素配套

談及近年的電競發展,大家從各大小型電競賽事已可見到,發展最好、團隊奪獎最多的國家,不外乎也是美國、南韓及中國,究竟一個國家要有甚麼元素,才可令電競行業健康、甚至如南韓般高速發展?陳民亮表示有 4 大因素:「最重要的是網絡基建,當中包括:寬頻、連線及相關服務等。此外,政府支持亦十分重要!」陳表示,很多人覺得電競是一盤生意,他卻對此嗤之以鼻:「這是完全錯的概念!電競並非一盤生意,而是一項講求激情的運動!」他認為,政府支持並非單純支持舉辦各大小型賽事那麼簡單,而是政府負責人要明白電競的本質。

不過陳氏覺得更重要的,還是家長們的支持:「華人社會總是覺得年青人應該要多讀點書,未來才會有成就,打機是一種浪費時間的活動,因此當年青人走近電腦,希望開機玩遊戲時,家長們總是不太贊成甚至反對。但如果電競要在一個國家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家長們應該要明白電競與其他運動性質一樣,不是甚麼洪水猛獸,我覺得就連在學校,也應該像其他體育運動般,多鼓勵年青人參與電競訓練,讓他們可以及早接觸這項新世代運動。」

「香港有潛質成為電競中心!」

早前,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就宣佈電競將會成為 2022 年杭州亞運的獎牌比賽項目,而在 2018 年的印尼雅加達亞運,就會列為示範項目,作為 2022 年杭州亞運的試點,令電競首次在這個亞洲區最高水平運動會亮相,相信有助加促未來數年電競運動在亞洲區的發展。那麼在南韓、中國之後,陳民亮作為全球最大電競產品品牌的「掌舵人」,他又看好哪個國家將會成為第 3 個有潛質發展電競的國家,並挑戰到南韓、中國兩大電競大國地位呢?

他就表示雖然不少東南亞國家已可預視未來數年均會大力發展電競產業,但他最看好香港極具潛質成為下一個電競中心!「香港有十分高速的寬頻網絡,一般人亦可以很容易買到相關電競遊戲。此外,香港政府對電競發展亦十分支持,甚至聽聞有不少政府官員會向我們(Razer)就發展電競行業取經。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在香港,家長們開始了解電競行業的本質,並對電競逐漸持開放態度,最少他們明白電競在香港有長遠發展規劃,而且打機亦不是甚麼壞事呀!」他更舉出電視上的暴力場面作例子說明:「很多年前,有些家長會覺得電視是洪水猛獸,因為會有暴力場面,但現在不要說電視,每個都市人也會上網、玩智能電話、甚至隨時隨地玩遊戲!電視在今時今日亦沒有了當年的那種可怕感了。」

陳氏更重申,Razer 作為全球最大電競產品品牌之一,他們會繼續在香港投資電競產業並開辦各種比賽,希望電競這項運動可以在香港落地生根,長遠健康地發展。

本土國際冠軍電競隊?「現在就要開始培訓!」

既然香港有潛力成為電競運動中心,是否代表香港絕對有能力培訓出具競爭力,甚至可挑戰世界冠軍的電競選手或電競隊?陳民亮十分認同:「之前都提及 2022 年的杭州亞運,電競運動將會首次成為獎牌運動項目,現在離 2022 年還有 5 年時間,看似還有很長時間,但如果香港要產出更多可與世界頂尖電競選手 / 電競隊爭一日之長短的電競人才,現在就要開始培訓了!」他認為,培訓目標並非要產出一個半個、一隊半隊可爭冠軍的電競選手或電競隊,而是要吸引任何對玩遊戲有熱情的人加入成為電競選手,而且是多多益善,再加上香港政府、民間及電競品牌的贊助及支持,配合合適的訓練項目及鼓勵他們多以香港名義參與世界各地大小不同的電競比賽,才能有機會在 2022 年的杭州亞運,與南韓、中國甚至其他亞洲國家爭奪首塊亞運電競運動獎牌!

(圖片來源:Red Bull)

電競非年青人專利!「年紀大亦有優勢」

不少運動,像足球、籃球等均有年齡限制,作為職業運動員,往往去到三、四十歲就因為體能不足而要退休。電競這項新興運動情況又如何呢?早前我們 unwire 就訪問過本地女子電競隊 PandaCute,她們也表示電競選手的黃金發展時期為十多到廿多歲,比講求體能為主的傳統運動,在年齡限制上還要大!究竟事實是否如此?陳民亮就覺得未必:「在電競比賽中,年齡較大的參賽隊伍擊敗年青人隊伍,並不是少數!年齡較大的選手,他們在心理質素、策略思考上往往會比年青人全面得多,加上參賽經驗往往更多,他們亦有一定優勢。」

很多人覺得為了參與電競運動,甚至走上職業化之路,年青人就要被迫放棄學業,但陳氏就覺得未必需要這樣。「學業我當然覺得是重要的,他們可以讀完書後,才考慮是否加入電競這個產業圈,畢竟除了作為選手,電競產業還有很多範疇是需要人才的,包括:評述員、直播人員、團隊訓練及管理人員等,這些均不一定是年青人才能參與。任何人只要對電競這項運動有熱情,即使年紀大一點點,也是可以隨時加入的,這正是電競運動相比傳統運動的吸引之處。」當然,對於毅然放棄學業,在十多歲就踏上電競專業選手之路的年青人,陳氏是絕對尊重他們的決定:「但他們要好好想清楚是否立志以電競作為終生事業,畢竟選手退休後,仍可以當個評述員、直播人員、管理一隊電競隊、甚至加入我們(Razer)這種電競產品公司,協助研發及測試未來的新產品,發展前景也是十分好。只要不後悔,又已經想清楚確實對電競行業充滿激情,why not?」

不需主動發掘選手!「很多職業選手已在用 Razer」

筆者有時欣賞電競比賽直播,在選手身上往往很容易找到 Razer 的「三頭蛇」標誌的蹤影,本以為 Razer 是找冠軍選手洽談贊助事宜,誰不知原來早在他們贊助這些選手前,他們已在用 Razer 的電競產品,在選手當中,已獲得三次 League of Legends 世界賽冠軍的 SKT-T1 團隊的 Faker 正是一個好例子。陳民亮更表示,今時今日已有不少專業電競選手使用 Razer 作為備戰及參賽的裝備,而 Razer 的角色,只是在他們身後全力支持而已。「我們(Razer)已經無需透過贊助(電競)選手增加在電競產業的影響力,因為我們已是電競運動中的最大贊助商!」

「MR 打機吸引!但引入電競言之尚早」

觀乎近一兩年的遊戲業界,除了電競運動外,另一個冒起甚速的技術,就是 VR / AR,甚至 Microsoft 由去年已提倡的 MR(註:MR,即是 Mixed Reality,VR 及 AR 均屬於 MR 範疇,簡單來說,較接近看到虛擬世界的為 VR,而較多看到現實世界的就是 AR)。既然 MR 如此盛行,甚至有走向普及之勢,究竟 MR 未來會否引入到電競運動呢?陳民亮對此不以為然:「當然,MR 的到來甚至普及是我們樂於看到的,而且以 MR 玩遊戲,那種刺激感確實很誘人。至於引入至電競運動,我覺得是有潛力,但現在說是言之尚早,畢竟發展電競運動本身及令它普及才是重要事,所以 MR 電競比賽進入國際賽事,我暫時未見到普及的時間,但 MR 這種令觀眾有更大臨場感的技術,我覺得可以先在評述員界引入,這會是 MR 進入電競運動的一個好開始。」

不滿市場盡是抄襲!再多品牌也是徒然

說回產品,早在 1999 年,陳民亮已為 Razer 開發出第一件電競產品:Razer Boomslang 電競滑鼠,及至 2005 年,更伙拍 Robert Krakoff 在加州 San Diego 成立 Razer 這間電競產品品牌。時至今日經歷 12 年,Razer 已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電競產品品牌,除了電競週邊產品,例如:鍵盤、滑鼠、滑鼠墊、耳機外,還在 2013 年推出號稱為「全球最薄電競手提電腦」的 14 吋熒幕 Razer Blade,正式成為擁有電競系統而非單純推出電競週邊產品的品牌。

隨著電競運動愈來愈受人注目,愈來愈多品牌加入推出電競系統的戰團,除了一貫已有相關產品的 Alienware(即是 Dell 的電競系列)、MSI 微星及 ASUS ROG 外,Acer、HP、Lenovo、甚至 Samsung 亦相繼在過去年半推出自家的電競手提電腦,令電競產品市場突然多了十分多選擇。陳民亮覺得這現象對整個電競運動是有好處的,但他亦有一大憂慮:「沒錯,推出電競系統的品牌確實愈來愈多,但當中究竟有多少品牌會自家研發出體貼 gamers 的新功能或設計?我膽敢說,包括 Razer 在內,只有一、兩個品牌有這樣的打算,其他的也是不停抄抄抄!舉個例子:我們開發出新一代的 Chroma 電競滑鼠墊,不用多久其他品牌又推出極度相似的產品,這是不健康的現象。我夠膽說一句:Razer 的口號『For Gamers. By Gamers』並非浪得虛名,因為只有我們只是專心設計電競產品,不像其他品牌般,既推出辦公室用的手提電腦,又推出平價平板電腦等,這亦是 Razer 與其他電腦品牌相比的最大不同之處。總括而言,我是樂見更多品牌加入電競產品戰團,但首要條件是能夠設計出為 gamers 而設的新產品,而非不停地在抄襲。」

專門店非為「賣嘢」!旨在宣揚電競文化

近期 Razer 在香港確實動作頻頻,除了與和記在黃埔合辦《香港競 XP》,亦在早前於銅鑼灣開設了香港首間 Razer 專門店。但開設專門店,用意何在?多一個銷售點?陳民亮即時否認:「Razer 專門店雖然可以買到我們的產品,但這絕對不是設立專門店的目的,任何人走進店內,亦肯定不會感受到那種銷售員 hard sell 產品的難受感。我們是希望為 gamers 們提供一個落腳或者聚會點,令他們可以互相認識及交流參賽或玩遊戲的心得,甚至在舖內打番幾場都無問題!在外國,我們每個週末都會在專門店搞活動並邀請所有打機愛好者參與,這活動未來亦會引入至香港的 Razer 專門店,希望可以透過這些聚會點,宣揚電競運動文化,令更多人認識電競。

公司文化:超草根打機愛好者!每年資助 US$120 同事買 game 超吸引

前文都有提及,陳民亮在 2005 年創立 Razer,而在創立 Razer 前,作為新加坡人的他本身也是超級遊戲愛好者,可以說是「紅褲子」出身。加上 Razer 公司中,無論是研發人員或者其他部門的職員,未必每一個也是熱愛打機或者是前電競選手,但對遊戲行業肯定是十分熱愛,「這是入職 Razer 的唯一條件!」正因如此,陳氏在訪問中一直強調 Razer 是十分「草根」的,因為很多員工也是熱愛遊戲,自然明白 gamers 們需要甚麼,從而再就他們的喜好及需要,提供最適合他們使用的產品。陳民亮更提及一個作為 Razer 員工十分吸引的福利:「每個員工每年均有 US$120(約 HK$937)的買遊戲基金,他們可以用此金額購買任何他們喜歡的遊戲,以在公司內鼓勵他們接觸遊戲世界的文化。」在公司內部尚且如此,他們的員工熱愛遊戲,他們的產品「For Gamers. By Gamers.」,相信都沒有太多 wire 民反對吧?

Published by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