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時間 6 月 6 日凌晨,Apple 就發佈了新一代 iOS 作業系統 iOS 11,發佈會後數小時,在發佈 Public Beta 前的最後一個開發者 Beta 版本的 iOS 11 亦已可供大家下載,筆者就取得這個公開測試版本推出前可能是最終一個的 Beta,並在 iPhone 7 Plus 及 iPad Pro 9.7 吋上使用了超過 24 小時。究竟使用體驗如何?就讓 Edward 為大家分享一下吧。
今次分享文,由於 iOS 11 有太多新功能,所以分享文會比較長,整篇分享文筆者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的新功能及分享,是 iPad Pro 及 iPhone 共用的使用體驗;而第二部分,就是 iPad Pro 專用的使用體驗,大家可按個人喜好選看。
首先筆者分享一下升級後的整體使用感受吧。筆者在 iPhone 7 Plus 及 iPad Pro 9.7 吋上升級至 iOS 11(未升級前為 iOS 10.3.2),升級後版本為 iOS 11.0(15A5278f)。升級後,電量與升級前相比,未見有太大分別,在 iPhone 上仍算能使用一日,未見太大問題,不過升級後機身在使用時比未升級前微熱少許,使用時亦有少許窒,未有升級前般流暢,這兩個問題,估計應因為這個 iOS 版本仍是 beta 版本的原故吧?此外,由於 iOS 11 仍然算新,有些第三方軟件仍未能完美支援,例如:筆者使用 WhatsApp 時,就發覺如要在對話視窗回到主頁,返回鍵與聯絡人的頭像距離太近,有時會很容易誤按頭像,這在未升級前是沒有這問題的。看來,要令大部分第三方軟件都能完美支援 iOS 11,應該還要一些時間吧?
▲升級至 iOS 11 後,可能因為部分第三方程式仍未能支援,所以介面上會有導致操控困難的 bug,例如在 WhatsApp 上,就見到返回按鍵與大頭像貼得太近,有時想返回主介面,會誤按到大頭像,十分麻煩。這些 bug,就只有等第三方軟件開發商更新支援 iOS 11 後才有望解決了。
今次 iOS 11 主介面其實未見與過往有太大分別,提示中心亦與過往分別不大。當然,講起分別還是有的,最明顯就是左上角的網絡訊號圖示,又改回 iOS 6 時的長方棒顯示模式,而非過去幾代所用的圓點。
▲大家可見左上角的網絡訊號圖示,變回當年 iOS 6 時的長棒形設計了。
此外,筆者亦試過數個預載程式,發現升級至 iOS 11 後,以往只有音樂程式採用左上角大字標準的風格,在 iOS 11 中,不少預載程式,包括:iMessage、Wallet、相簿、Mail 等都採用了這個風格,令整體更為統一。就連電話介面,都變了粗字體,當然是否漂亮就見仁見智了,筆者個人就覺得感覺不錯,而對於長者或視力不好的用家來講,亦是十分體貼的設計。
▲在 iOS 11 中,部分程式的圖示都轉了,例如:計算機。
▲就連計算機的介面都改變了,全部變為圓形按鍵。
▲至於打電話的介面亦有少許分別,全部字體都採用粗體設計。
▲以前只有音樂是採用這種左上角大大隻字顯示程式名稱的設計,現在不少預載 APPS 都採用這種設計了,包括:相簿、電郵、iMessage、Wallet 等。
介面上,今次的 iOS 11,App Store 版面亦被改頭換面,是否好用就見仁見智啦,筆者個人就覺得不錯,最少分類比以往清晰很多,字體亦比過往大了,瀏覽時都算舒服。使用上,當然適應上需時,但亦不算難適應,整體來說今次 App Store 介面改動,筆者的感覺是正面的。
▲全新的 App Store 介面,與過往可說是天淵之別。首頁變為「今日」,會顯示今日重點推介或新推出的 APPS 或遊戲。
▲遊戲及 APPS 被分為兩個不同介面,至於排行榜就不再是獨立項目,在 APP 及遊戲欄,只要向下滾動頁面,就可以見到相關排行表了。
使用感受 : 單手使用在切換上還是有點不便
在智能電話上,相信大家每日都會打不少字,至少用 WhatsApp、Facebook 等與朋友聊天時,肯定會打不少字吧?不過如果大家用的是 Plus 版的大熒幕機款,有時要單手打字確實有點困難,但升級至 iOS 11 後,它在鍵盤介面加入了可將鍵盤向左或右靠的新介面,無論大家是以左或右手作主力手,只要將鍵盤靠向主力手的那一邊,就可以輕鬆單手打字了。
▲升級至 iOS 11 後,呼叫鍵盤出來時,可以在最底一行看到多了 3 個選項。
▲只要點按 3 個按鍵中的最左及最右選項,就可以將鍵盤靠向 iPhone 熒幕的左下角或右下角,這時單手打字就更舒服了,而靠左還是靠右,就視乎大家的主力手是左手還是右手了。
▲想點回鍵盤原來霸佔全部下半部的設計,只要點按鍵盤旁的箭咀按鍵,又或者叫出轉換輸入法的介面然後選擇最底一行中間的選項,就可以了。
相關影片:
使用感受 : 輸入更快更方便,按下去即有反應,速成排字位依舊
熒幕上的虛擬鍵盤打字,有時遇上要輸入數字或符號,就要轉換鍵盤,有時要頻密地混合輸入,轉來轉去確實麻煩。升級至 iOS 11 後,它就將數字及符號鍵盤與字母鍵盤混合起來,在這個 QuickType 鍵盤上,只要大家在字母 / 倉頡 / 速成字碼按鍵上向下拉,就可以快速輸入數字或符號,以後大家在 iPad 上輸入數字或符號,就不用再轉換鍵盤,方便很多。
▲大家可以見到 iPad 升級至 iOS 11 後,每個字母按鍵除了字母外,還加入數字或符號。
▲要在同一個鍵盤中輸入數字或符號,只要按住按鍵之後向下拉,就可以成功輸入了。
▲中文鍵盤則提供中文標點符號,速成選字位置跟 iOS 10 一樣
iOS 11 下,打開相機直接對著 QR Code 二維碼就會掃瞄到,按面圖示可以進入網頁,速度非常快
以往要錄 iPhone / iPad 熒幕動作,要安裝第三方APP。現在於 iOS 11 上打開控制中心,按左下角制便可。錄影時速度仍很流暢沒有拖慢。
▲按左下角即可錄影熒幕
▲錄影時有藍色頂 bar …
使用感受 : 長曝光效果非常好
iPhone 後製相片功能始終不及一些第三方軟件。今次升級至 iOS 11,Apple 就為大家在後製 Live Photo 時可加入 3 種特效:Bounce(來回播放)、Loop(循環播放)及 Long Exposure(長時間曝光)。
前兩者可令大家可用自己的相片做到類似網上或 Facebook 見到的有趣 GIF 相片的效果(當然儲存後並非 GIF 圖),但筆者最感興趣的,反而是最後的長時間曝光效果,大家可以將 Live Photo 變為類似長時間曝光的相片,以後大家如想影長曝相,就毋須再 set 好腳架才可拍到,而是拍一張 Live Photo 再以後製形式即可影到,十分好玩。
▲在 iOS 11 中,當在相簿瀏覽 Live Photo 時,可以自行以哪格作為封面相,亦即是 Live Photo 播放完畢後所顯示的定格相片。
▲除了設定封面相外,亦有 3 種後製模式可供大家選擇:循環播放、來回播放及長時間曝光。
▲筆者最喜歡就是長時間曝光的後製選項,可讓大家輕易做出像上圖這般的長曝光片,十分正!
使用感受 : 以往開濾鏡在右上角實在不好按,現在開啟更方便,濾鏡數雖比以往多但仍不足
拍照方面,影風格相片(濾鏡)比以往簡單:以前要點按右上角的按鍵,才可以影到風格相片,現在只需要在畫面向上一掃,就可以打開這個介面,而且同樣可以未影已可看到拍出來後的效果,濾鏡效果亦比 iOS 10 多。此外,如果大家使用的是 iPhone 7 Plus,以人像模式拍照,尤其是在夜間或較暗環境下拍照,也會有更佳的效果,未知道升級後,大家會否更多使用人像模式影淺景深相片呢?
▲但當使用相片、人像(iPhone 7 Plus 專屬)及正方形相機介面中,只要輕輕向上一劃熒幕,就可以叫出以前點按右上角按鍵才可叫出來的風格相片介面,大家亦同樣可未影即可透過熒幕看到影出來後的效果。
使用感受 : 更多快捷鍵比以往方面,尤其是聽音樂的人!快捷開關 3G / 4G 更是數據計劃不多的用家褔音
以往在 iOS 10 中的控制中心,大部分按鍵均集中於第一頁,但如果要控制音樂播放,就要翻到第二頁才可做到;而升級至 iOS 11 後,所有操控均集中於一頁,以後要控制音樂播放,就不用翻到下一頁,方便很多。此外,不少項目也支援以 3D Touch 壓感打開第二目錄:
-網絡一項,按實後就可看到 AirDrop 及 Tethering 開關
-熒幕亮度按實就可開關 Night Shift
-Screen Mirroring 按實就可選擇將熒幕無線傳送到甚麼裝置播放
-電筒按實就可調校亮度(亮度比以往多了級數,現在有 4 級亮度供大家選擇)
-計算機按實可將最終結果複製。
這些介面,均令大家單手即可操控大部分 iPhone 功能,十分好用。此外,用家亦可加入更多功能在控制中心中,令它變得猶如 Android 智能電話頂部拉下來的快速啟動目錄一樣。
另外有一點值得一讚的,就是今次的控制中心,終於加入可以一鍵開關數據網絡,這樣當大家去旅行時,就可以純粹關閉數據網絡,而毋須直接進入飛行模式,連藍牙、Wi-Fi 都要一起關閉,確實方便很多。
▲控制中心的改變,是今代 iOS 11 作業系統最明顯的,值得留意的是加入了單鍵開關數據 / 電話功能的按鍵,以後去旅行就不用動輒開啟飛行模式了(當然在飛機上就一定要開飛行模式啦)。
▲此外,更多按鍵支援 3D Touch 壓力感應,當中電筒亮度多了級數、計算機可以複製最後結果、相機以 3D Touch 按出來的介面亦不同了。
▲但其實最看不慣就是亮度及音量的控制棒變了這個模樣,雖然都算漂亮,但一條幼控制棒的設計畢竟用了這麼多年,突然變粗,視覺效果上確實要時間適應。
▲相比 iOS 10,iOS 11 的控制中心可以加入更多小工具,整體感覺猶如 Android 智能電話上的 widgets 小工具。
▲升級為 iOS 11 後,當播放音樂時,鎖定熒幕上的顯示視窗都變大了,讓大家更容易按到按鍵。至於要調校音量,就要先按住音量位置 1 秒左右,之後再向左、右移動,即可降低 / 增加音量。
使用感受 : 暫只支援英 –> 五語系 單向翻譯用處不大
以往去旅行,尤其是去到中文或英文不通的地方,翻譯 APP 總是有用處的,尤其是語音翻譯就更加重要。今次的 iOS 11,Siri 就加入了翻譯功能,只需要用 Siri 問外語如何說,Siri 就會將該句翻譯出來,而且不只有文字,還有語音,十分齊全。不過要留意的是,暫時 beta 版只支援單向翻譯:由英語翻譯成普通話、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或西班牙文 5 種外語,調番轉由這 5 種外語翻譯成英文是暫時未能做到的。另一點要留意的是,中文暫時只支援普通話,雖然 Siri 支援聽、講廣東話,但在翻譯功能上就未能支援。不過筆者估計當正式版推出時,Siri 翻譯應該已可支援現時 Siri 支援的所有語言吧?
▲Siri 新增了翻譯功能,只要叫 Siri 翻譯,它就會將指定句子翻譯成指定外語,而且不只是翻譯文字,連一整句都可以翻譯出來,準確度及速度亦十分高。
▲不過在這次 beta 版本中,Siri 只支援由英文翻譯至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普通話及西班牙文,而且只是單向翻譯,即是由 5 種語言翻回英文是暫時做不到的。
▲既然如此,廣東話翻譯自然仍未能支援啦。
以後大家如去到朋友家中想上網,對方只需要 click 一下,即會幫大家自動登入,無需再問對方拿密碼。屋主先將 iOS 11 裝置連上 Wi-Fi,然後當朋友的 iOS 11 裝置想連上網絡,屆時畫面上將會依舊出現輸入密碼的畫面。不過此時只要兩部裝置靠近,那麼屋主的裝置上便會彈出一個畫面,並詢問是否要分享密碼。最後只要按下「Send Password」,那朋友的裝置便會自動填寫好密碼並連接上網,可說是方便得多。
使用感覺 : cap 錯圖可即時刪除,節省空間
在今次 iOS 11 中,擷圖就有很大改進,當大家以上面提及的組合鍵擷圖後,熒幕左下角會出現預覽圖,當大家點按它,就可以進入編輯介面,之後大家就可以利用繪圖功能,即時在擷圖上加入手寫內容式標示,之後就可以使用分享功能,直接以 WhatsApp、Facebook 等平台與親友分享。而最重要的是,分享後大家點按完成,可以選擇將擷圖儲存在相簿,又或者直接將它刪除,這種做法就可以讓大家不用儲存只需要分享一次以後就沒用的擷圖,不會擔心它們霸著有限的空間,十分體貼。
除了擷圖外,今次 iOS 11 更加入可以錄取熒幕的功能,大家(或者筆者自己)以後要與朋友分享如何使用指定功能,又或者提供教學影片,直接在 iPhone 上錄即可,方便很多。
▲在 iOS 11 中,當擷圖時,會在左下角顯示此擷圖的預覽圖。
▲大家可見擷圖後,只需要等一會兒,預覽相片就會從左下角消失。當然,如果大家想要即時移走它,只需要向熒幕左邊掃一掃,它就會被移走。
▲如點按左下角的預覽相片,就即時可進入繪圖介面,此時大家就可以在擷圖上加入意見或註解。
▲用家亦可以點按右下角按鍵,加入文字、簽名、放大鏡、甚至圖形、箭咀等元素。
▲之後,只需要點按右上角的按鍵,即可透過不同平台與親友分享此擷圖。
▲而最體貼的地方是,用家完成分享後,可以點按左上角的「完成」按鍵,然後選擇「刪除熒幕截圖」,這張擷圖就不會被儲存到「相簿」中,以免浪費 iOS 裝置內的儲存空間。當然,如果擷圖是重要的,大家仍可點選「儲存至『相片』」將之儲存起來。
使用感覺 : 還是高德地圖比較好
這幾年 Apple 的自家地圖 APP,在每一代新 iOS 作業系統也有改進,令它愈來愈好用,去到今次 iOS 11,當然亦有新功能。對於駕車人士來說,最體貼就是在實時導航介面中加入了入線指示,令大家知道駕車前往目的地時,應該選取哪條行車線,又應該在哪個出口駛出,這功能在經過高速公路或主要幹道時,尤其有用。不過在資料性方面,就是高德比較好
▲在 iOS 11 的 Apple 地圖中,使用導航時,終於有入線指示。
▲無論是文字或者導航地圖上,都有顯示相關入線指示。
大家終於可以好像在 Google Map 上般,在 Apple 地圖上瀏覽商場地圖及機場地圖了,Apple 亦已宣佈香港各大商場及機場的圖資都會包含在 iOS 11 的 Apple 地圖中,香港人確實是有福了!不過可能仍是屬於早期 beta,當筆者打開 Apple 地圖時,仍未見到香港商場及機場室內地圖,看來要在稍後的 iOS 11 beta 版本,才能為大家測試了。
▲iOS 11 中亦加入商場室內地圖及機場室內地圖,官方亦聲稱香港都有份,但在這次的 beta 中就暫時未見到有相關圖資加入。
使用感受 : 新方法切換更快速
另外,在 iPad 上,控制中心還包括了程式切換介面,要切換到之前用過的 APP,只需要在該介面找到再選按即可,比以往控制中心及程式切換分開兩個介面,現在的設計確實易用很多。而且切換分頁一頁看到 4/6 個,比以往叠在一起來得更快
此外,iPad 要打開這個控制中心,在主介面還可以由下向上掃將它打開,但如果在使用 APP 時需要打開,由於由下向上掃會變為開啟 Dock(後文會有使用分享),所以要打開控制中心及程式切換介面,要麼就雙按 Home 鍵打開,另一方法就是 4 隻手指在熒幕向上一掃,同樣可以做到。這種操控模式,同樣比以往更方便,值得一讚。
▲至於在 iPad,不只將控制中心合體在一頁,就連 Dock 及程式切換介面都放在此處,一頁管理所有項目,十分方便。
使用感受 : force quit app 比舊方法麻煩
不過如果要 force quit 程式,就需要按住程式切換中的程式預覽相片不放,再點按左上角的紅色 X 鍵,就可以將它關閉,這就比以往只是打開程式切換介面再向上一劃即可關閉麻煩了一點。
▲大家都知道 iPad Pro 是沒有 3D Touch 功能的,但按壓在控制中心的小工具上,仍可叫出這個副目錄。
使用感受 : 看文字很棒 ! 但第三方 app 看相及打遊戲就不行了
相信不少 wire 民都會像筆者般,臨睡躺在床上時,也會玩一會兒電話才睡去,但以往即使全關燈,但 iPhone 不少介面的底色仍然是白色,在全黑環境下看會有點剌眼。筆者為了不那麼傷眼,唯有將亮度調低,但去到日頭又要將它調光,十分麻煩。
在 iOS 11 中,Apple 就加入了「智能相反」這個項目,它可以做到類似 Dark Mode 的效果,即是會將部分 APP 內的顏色「反轉」,換言之本身底色是白色的話,開啟了這個「智能相反」選項後,就會變為黑色,而本身黑色的文字,就會變為白色,這樣就沒有那麼傷眼了。而影片、相片就則維持正常顏色,不過要留意的是,第三方 APP 及遊戲未支援,顏色完全反轉。
▲要開啟所謂的 Dark Mode,先進入設定 –> 一般,再點選「輔助使用」。
▲之後選擇「顯示器調節」,再點選「智能相反」即可開啟此效果。
▲開啟後,主介面下方會顯得怪怪的,會變成紫色的效果。
▲之後開啟部分程式,例如:Notes、Safari、eBook 等,都會見到底色變為黑色,而文字變為白色,在較暗地方以此模式瀏覽會比較舒服,不過有些情況下(例如:Safari),相片顯示會有點怪怪的。
▲不過如以相簿 APP 瀏覽相片,就未見有此問題。
▲筆者亦試過使用 Facebook,瀏覽文字是沒有問題的,但相片就全部變為類似菲林底片的效果。
▲在此效果下瀏覽 Google Map 亦未見有問題。
▲筆者亦試過連登 APP,是可以將背景變為黑色的,但由於本身它亦有「黑夜模式」,如果同時開啟連登 APP 中的「黑夜模式」及 iOS 11 本身的「智能相反」功能,底色就會變回白色,在此情況下只要關閉連登 APP 中的「黑夜模式」,問題便可解決。
▲在此「智能相反」功能下如在 iPhone 玩遊戲,並非完全不能玩,但畫面顏色會變得很怪。
除了令熒幕不會那麼傷眼外,之前坊間已有傳聞指年底推出的新 iPhone,Apple 將會用上 OLED 熒幕,如果加上這個「智能相反」模式,屆時就可以將底色變黑,由於 OLED 熒幕性質是逐粒燈可以開關,而不像現時 LCD 熒幕般,即使是黑色也需要亮起整個 LCD 發光底板,一來屆時黑色會變得更黑,二來當底色換上黑色時,即代表那些部分的 LED 燈不會亮起,從而起到有效的省電作用。當然,是否會用上 OLED 熒幕,暫時仍未知道,不過 Apple 為此舖路,似乎是十分明顯的。
使用感受 : 作用不大
無論大家在鎖定熒幕介面,又或者在主介面,甚至在使用 APPS 時的介面,只要從熒幕上方向下拉,就可以看到未閱讀的提示訊息,而在這介面中再向上劃一劃,更可以看到以往已閱讀的提示訊息,方便大家隨時找回。
不過筆者覺得如果提示訊息是重要的,大概在第一個介面時已經看到,如果不重要的訊息,之後亦未必會找回。當然,大家可能覺得這會方便事後找回重要訊息在哪個 APP 哪個位置,但整體來說,用處不算十分大。
▲在任何介面由熒幕頂部向下拉,就可以叫出提示中心,大家可以看到像熒幕鎖定畫面一樣的介面,最新未看的訊息提示亦會在此時顯示出來。
▲之後向下一拉,就見到之前的訊息提示,大家可以在此找回提示歷史。
使用感受 : 功能未夠強
近年不少智能電話廠商都開始進攻 AI(人工智能)這個範疇,務求令電話可以更加「智能」,在用家未下指令前,已可猜到用家想做甚麼或輸入甚麼字,令生活更加方便。今次的 iOS 11,Apple 亦加入了類似的功能,官方稱之為「ML(Machine Learning)」。當然,字眼上是與 AI 不同,但實際使用上卻是有點近似,系統會在背後「監察」用家在看甚麼網頁、按了甚麼連結、打算到甚麼地方旅行、訂了甚麼酒店等,然後透過 Siri 會建議用家下一步應該怎樣做。
舉個例子:大家打算到北海道旅行,在 Safari 中瀏覽過北海道新幹線的資料,當大家之後想與親友分享時 ,當大家輸入「Shinka」後,系統就會知道你曾經看過新幹線的資料,然後就會提供「Shinkansen」的全寫,不用大家整個字都靠自己輸入。再多舉一個例子:最近戲院在放映 Wonder Woman(神奇女俠),筆者就在 iTunes Store 看過 Wonder Woman 的預告片,當想以 iMessage 問朋友是否有興趣欣賞這套電影時,當筆者輸入了「Wonder Wo」後,建議字中就已經有「Wonder Woman」選項。
▲在 iOS 11 中,Apple 加入了 ML(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習)元素,會按用家看過甚麼東西而將相關字眼加入至關鍵字中。例如:看過北海道新幹線的資料,與朋友以 iMessage 聊天時,不用輸入整個新幹線英文,建議字中已有此項目。
▲又例如:在 iTunes Store 中看過 Wonder Woman 的預告片,與朋友聊天時,同樣不用輸入整套電影名稱,中途已有相關關鍵字選擇。
▲又例如,iOS 11 會暗地裡觀察用家平常喜歡聽甚麼歌,當你問 Siri 建議播放一些你喜歡的音樂時,就會播放她估計你喜歡的音樂。
▲不過這類 Machine Learning 功能似乎暫時只支援英文,中文暫未支援。
當然,如果真要以 AI 層面去與其他廠商比較,Apple 今次在 iOS 11 中的 ML 仍只可說是十分稚嫩,畢竟人工智能可以得悉你將前往的地區會落雨時提大家要帶雨傘、知道用家明天要早起就會提醒應該何時入睡等,不過觀乎 Siri 的強大學習功能,相信 Apple 的 ML 要追上甚至超越其他廠商的人工智能級數,應該不會太難。
使用感受 : 暫未支援第三方雲端儲存空間 用處不大
iOS 11 的另一個重大新增功能,就是新增了 Files(檔案)這個預載程式,其實有點像 MacOS 的 Finder ,令大家管理 iOS 裝置內的檔案會更方便。功能上之前就已介紹過,亦教了大家如何善用這個 APP 欣賞 FLAC 音樂檔,在此就不再覆述了,筆者就集中分享使用上的感受吧。
誠然,今次 Apple 為 iOS 裝置預載這個 Files 程式,確實十分體貼,但在這次 beta 版本中,Files 檔案 APP 用處暫時不大,最明顯是仍未能加入第三方的雲端平台,更未能瀏覽 iOS 裝置內的檔案,只能瀏覽 iCloud Drive 中的內容。事實上,如果大家是用 macOS 電腦的話,要過檔案其實用 AirDrop 已能做到,何需用到 Files 檔案 APP?所以暫時 Beta 版的 Files 用處不大。
當然,在這個版本的 iOS 11 beta 中,Files 檔案 APP 亦並非一無事處,最少它可讓用家體驗它的多指操控功能,不過使用上確實有點麻煩:要先按實一個檔案並輕輕拉動它,之後再用另一個手指點選其他打算加入的檔案就可以了。
反應來說是十分快,功能上亦算多,雖然暫時未能抄到其他文件夾中,但最少已可多個檔案批量式加上標記。
筆者相信,未來 Files 檔案 APP 應可支援將檔案抄寫到指定的文件夾、甚至同步到其他雲端平台上管理,不過暫時就體驗不到了。
▲這就是筆者在 iPad Pro 上看到的 Files 介面,可以見到與 macOS 中的 Finder 十分相似。
▲由於支援讀取 iCloud Drive 內的檔案,所以在其他已連結 iCloud Drive 的電腦內的檔案,都可以在 iOS 11 的 Files APP 中見到。
▲與在 macOS 的 Finder 一樣,同樣可以新建文件夾,只要點按右欄左上角的按鍵即可。
▲此外,點按右上角的「選擇」按鍵,再選取檔案或文件夾,再選擇「分享」,就可以不同方法與親友分享點選了的內容。
▲用家亦可以在 Files APP 中看到在各電腦中(主要是 macOS 電腦)最近刪除的項目。
▲Files APP 是可以加入第三方雲端平台,方便用家管理檔案的,不過在這次 beta 版本中就暫時未見此功能加入。此外,點按左欄右上角的編輯,不但可以選擇連接哪些項目,亦可以為它們調位。
▲另外,今次 beta 中的 Files APP,亦未能瀏覽 iOS 裝置內的檔案。
▲有些文件夾是比較常用的,用家亦可以像在 macOS 上的 Finder 般,將文件夾拖拉到「喜好項目」下方,日後要抄寫檔案進此文件夾就方便得多了。
▲點按著某檔案不放後可以叫出次目錄,之後用家可以選擇「複製」、「重新命名」、「移動」、「分享」、「標籤」、「資料」及「刪除」,當中如選擇了標籤,就可以為檔案分門別類,之後這些檔案亦可以在第一頁「最近項目」中看到它們。
▲如果多個檔案要同時加入至同一個標籤,方法亦很簡單:先按住一個檔案不放並移動少許,當它變為半透效果時,再以另一隻手指點按其他打算選取的檔案,選取完成後再拉到希望加入的標籤所在位置,然後放手,大家就可以在這些檔案名稱的左方看到相關顏色圓點,這就代表標籤完成了。
▲值得留意的是,在 iPhone 同樣有這個 Files APP,而且如果與 iPad 連結到同一個 Apple ID 及同一個 iCloud Drive,在 iPad 上改動過的檔案,亦可以在 iPhone 看到,位置亦相同。
使用感受 : 暫只支援英 –> 五語系 單向翻譯用處不大
還記得去年推出 iOS 10 時,iMessage 功能已被強化了不少,尤其是加入了貼紙功能,又加入了一些表達感情的動畫,確實令它吸引力大增。今年的 iMessage,在發佈會中 Apple 就宣佈可以結合 Apple Pay 做到「過數」結親友的功數,而錢就可以存到 Apple Pay 卡或者直入銀行戶口。當然,這需要銀行支援,所以現在就未能為大家測試了,不過今次 iOS 11 中的 iMessage,亦加入了新功能,就是會自動感應用家下載了甚麼第三方軟件,然後在 iMessage 中自動加入與這些 APPS 有關的貼紙,雖然沒有甚麼實際功能,純粹是 for fun,但都叫做有多些東西玩吧?
▲在 iOS 11 中的 iMessage,版面大致上與前作差不多,不過加入了更多軟件元素。
▲大家可以看到,部分筆者已安裝的 APP 或遊戲,只要有與 iMessage 有關的元素,都會自動被加入至列表中。
▲不同 APPS 或遊戲相關的貼紙,自然是少不了。
▲有些 APPS 更會帶來實際用途,例如:Google Map 可向對方傳送現在位置,而音樂就可以與對方分享最近播放過的音樂。
▲當然,大家仍可直接瀏覽 iMessage App Store,瀏覽更多可加入的元素。
第二部分,筆者會專門分享 iOS 11 配合 iPad,尤其是 iPad Pro 的不同專用功能,以下就與大家分享一下使用體驗啦。
今次 iPad Pro 升級至 iOS 11 後,iPhone 上的大部分新功能及介面,在 iPad Pro 上同樣用得到,不過有些新功能,卻是 iPad / iPad Pro 獨有的,最明顯的就是終於在 iPad 上加入 Dock 程式欄!作為 Mac 電腦用家,可能會覺得這是 iOS macOS 化的跡象,不過在 iPad 上有 Dock 欄,確實是十分好用。整個 Dock 設計上,使用上與在 macOS 上是一樣的:中間有一條幼線,線的左方是常用程式捷徑,線的右邊就是最近使用程式捷徑。這個 Dock 欄,在主介面是會長期顯示的,與過往的程式快速啟動欄的功用差不多,但如在使用 APP 時,以往要切換至使用其他程式,一係就進入程式切換介面轉,另一個方法就是退回主介面再點按另一個程式的圖示進入;而在 iOS 11 中,只要在熒幕下方向上一劃,即使在使用 APP 介面,Dock 欄亦會即時出現,此時點按另一個程式的圖示,就可以即時切換,比以往方便得多。
▲iPad 升上 iOS 11 後,下方的欄變了 Dock,中間有一條線:線左邊為常用程式欄,而右邊就是最近開啟過的程式。
▲常用程式欄可放入任何程式,只要按住 APP 圖示不放,再拉至線左方的部分即可。
▲如果在程式中,Dock 會消失,但如果從熒幕下方向上劃,Dock 就會重視,方便大家切換使用程式,又或者雙開程式。
使用感覺 : 多工作業比以往更方便
有了 Dock,在 iPad 上的多工作業就比過往更方便了,要雙開程式:開啟了一個程式後,只需要打開 Dock 欄,再將程式拉到熒幕左或右邊,就可以一個程式以 overlay 模式,另一個程式以全熒幕模式一起使用,比以往從右側拉出這一欄再拉入另一個程式雙開方便很多,而且以 overlay 模式顯示的 APP,如果要轉到另一邊熒幕顯示,只需要向該方向一拉即可,十分簡單。此外,在以 overlay 顯示的程式頂部向下一拉,就可以即時變為 Split Screen 模式雙開兩個 APP,以後在 iPad 上,多工作業就比以往簡單很多了。
▲當使用一個程式時,只要叫出 Dock,再將另一程式拉到熒幕的左邊或右邊,就可以雙開程式了,此時第二個打開的程式,是以 overlay 模式重疊在第一個打開的程式上運作的。
▲採用 overlay 顯示的第二程式,只要向左或右一劃,就可以移至左邊或右邊部分熒幕。
▲大家在以 overlay 模式顯示的程式視窗頂部,會見到一條粗橫線,在此處向下輕劃,就可以 Split Screen 模式雙開程式了。
▲一如以往,在 Split Screen 模式雙開程式,可以拉動中間的黑線調整兩個程式的顯示比例。
使用感覺 : 比較適合桌上使用
上一段就提過 iOS 11 的 iPad Pro 很容易就可雙開程式,甚至以 Split Screen 顯示,這種做法如配合今次終於加入的拖拉(Drag and Drop)功能,從網頁或文件抄寫資料到另一程式就更方便。舉個例子:大家從網頁上看到漂亮相片或有用的資料,想與朋友分享,只需要以 Split Screen 模式雙開 Safari 及 Notes,之後直接按實 Safari 上的大題、文字、甚至相片或影片,之後拖拉到 Notes 的空白位置再放手,就可以完成 copy and paste 功能,十分容易!
另外,拖拉功能亦不只用於雙開程式上,舉個例子:iPad 中有多個檔案想與親友或同事以電郵分享,只需要以前文介紹 Files 時的其中一隻手的手指選擇多個檔案,之後再用另一隻手打開 Mail(此時按住選取檔案的手千萬不要離開熒幕),再打開新電郵,再將按住選取檔案的手指移至電郵中的空白位置再放手,就可以直接將這些檔案以附件模式放入 email 了,比以往加入電郵附件方便很多。不過缺點是,如果大家要這樣做,最好就將 iPad 平放在檯面再進行,因為這樣做是需要雙手進行,估計大家應該沒有第三隻手去拿著 iPad 吧?
▲iOS 11 的拖拉功能亦算易用,首先筆者示範從 Files APP 抄寫檔案並放到電郵作為附件。首先將希望加入附件的檔案在 Files APP 中選取,之後用另一隻手拉出 Dock 欄,再在選取檔案的一邊手不離開熒幕的情況下,開啟電郵程式。
▲進入電郵 APP 後,開啟希望將附件加入至的電郵,又或者新建郵件,然後將檔案拖拉至內文空白位置再放手。
▲就這樣,這些相片就被加入至電郵作為附件了,十分方便。
▲另一個例子,就是當以 Split Screen 模式雙開程式時,要將 Safari 中的瀏覽內容,抄寫到另一邊的 Notes,以相片為例,只需要按住相片之後拖拉到 Notes 一方就可以了。
▲如遇上吸引的網頁希望記錄下來,只需要按住大題再拖拉到 Notes 一邊,就可以記下連結了,就連網頁的預覽圖都被儲存下來。
▲如有希望記錄下來的文字,亦可以同樣方法抄到另一個 APP 內。
使用感受 : 免用第三方 APP 掃文件了,但仍未支援 OCR 功能
以往要將紙本文件電子化,在 iPhone / iPad 上一般也需要第三方軟件才能做到,但升級至 iOS 11 後,無論是 iPhone 或者 iPad,只要是有鏡頭,就可以透過 Notes 啟動鏡頭並將紙本文件拍攝下來,之後只需要兩、三秒鐘,就可以將它電子化了,十分方便而且免費,如果大家像筆者般,有大量的文件(主要是新聞稿)或者卡片,想將它們電子化,以這功能就可以輕鬆做到了。但如果大家擁有 iPad Pro 及 Apple Pencil,就更可以使用 Apple Pencil,在電子化後的文件上,以手繪或書寫方法加入內容。舉個例子:以前要在紙本文件上簽名再傳送電子化文件給其他人,就先要將文件列印出來,再用真筆在文件上簽名,再用掃描器將已簽名的文件電子化,之後才可分享這個電子化了的簽名文件,十分麻煩;現在只需要用 Notes 將文件拍攝下來,或直接用 Notes 開啟他人用 email 傳送給你的文件檔案,之後用 Apple Pencil 在上面簽名後再儲存,就可以直接回傳給對方了,既省時又省力又更環保(因為完全不用將文件先列印出來,不會浪費白紙)。這個功能,確實是十分體貼,亦令大家的 Apple Pencil,終於在繪圖以外有更多實際功用了。
▲升級至 iOS 11 後,終於可以透過 Notes 將紙本文件電子化。在進入 Notes 後,開啟新檔案,之後點按右下角的 + 按鍵,然後選擇「掃描文件」。
▲之後可利用 iPhone 或 iPad 的鏡頭將文件拍下來,在鏡頭中大家可以見到黃色部分,就是文件擷取的位置,而且這種電子化方式,即使打斜拍攝文件,完成後系統亦會將之拉直,與一般 OCR 軟件辨識出來的效果相同。
▲如確定影像無問題,可點按右下角的「確定掃描」,電子化後的紙本文件就會加入到 Notes 中。不過大家可以見到它的顯示方向有點不太正確,此時只需點按兩下檔案……
▲之後只需要使用右上角的旋轉按鍵,就可以將文件扭回正確顯示方向,不用看到「頭已側」了。
▲用家亦可以將文件改為以灰階色系(Greyscale)甚至黑白顯示,如想在文件上加上註解,只要拿起 Apple Pencil 並以筆頭觸碰熒幕,就會自動打開繪圖介面,此時大家就可以用 Pencil 加入註解或意見了。
▲之後只需點選完成,就可以看到加入繪圖或書寫文字的電子化文件了,大家儘可用來在電子化後的文件上簽名又或者加上意見,以後 Apple Pencil 用於工作上就更好用了。
iPad Pro 升級至 iOS 11 後,配合 Apple Pencil 除了有上一段提及的好處外,其實亦加強了記事功能。首先是它加入了不用解鎖熒幕即可記事的功能,只要在鎖定熒幕介面用 Apple Pencil 點一下,就可以不用解鎖即時進入 Notes 的手繪圖示介面,此時大家就可以記事了,十分好用。
▲用 Apple Pencil 進入快速記事以後確實方便很多,只需要在鎖定熒幕介面,用 Apple Pencil 筆頭點觸熒幕一下,就會在裝置未解鎖的情況下,進入繪圖介面,大家就可以即時記事了。完成後,只需要關閉熒幕顯示,記事就會自動被儲存到 Notes APP 內。
其次是可讓大家在同一個備忘錄上,同時以文字及繪圖形式記事,而且中間有一條線將兩者分開,令它們不會混合在一起。
▲在備忘錄中可以文字記事。
▲如需要在同一份記事中以繪圖記事,只需要拿起 Apple Pencil 並在空白位置書寫即可,而文字及繪圖兩部分會以一條橫線間開,以免兩者混在一起,影響瀏覽。
第三項,亦是筆者覺得最好用的一項,就是大家即使用手寫模式將文字資訊記錄下來,iOS 11 亦擁有文字辨識功能,之後即使是以輸入文字的方式,也可以找回這些手寫資料,十分厲害!
▲即使是手寫文字,亦可以透過文字輸入方式搜尋得到。
至於最後一項,就是加入了即時標記功能,大家在電郵附件或 PDF 文件上,只要拿起已接駁 iPad Pro 的 Apple Pencil,即可以在附件或文件上以手繪方式記事,之後更可以將這些資料(連同手繪了的內容)回傳給對方,要在文件上留下附註或意見,以後會方便很多。
▲想在電郵附件中手寫意見或繪圖,只需要以 Apple Pencil 點選附件,之後選擇「標記」,然後繪圖介面就會再出現,以 Pencil 加入繪圖或書寫文字後,再點按「完成」,這個加入了繪圖或書寫文字的附件就會儲存為該電郵的附件,之後再傳送給別人,其他人都可以看到了。
總括而言,今次 iOS 11 更新,令大家(尤其是像筆者這般不會畫畫或畫得很差的用家)的 Apple Pencil 終於重新有用武之地,可見 iOS 11 配合 iPad Pro,肯定會令大家重燃拿起 Apple Pencil 使用的慾望。
如果要用最簡單的句子影容一下 iOS 11 的話,就是把有名的 APPS 或 Jailbreak 變成為內置功能。Apple 的 iOS 更新,多年來也是單數版本為重大更新,雙數版本則為補完版本,今次的 iOS 11 亦不例外,當中加入了超多新功能之餘,不少舊功能及介面亦被補完或變得更好用,用了超過一日,筆者覺得整體而言已經十分滿意。當然,作為開發者專用的 beta 版本,比較多 bugs 是預期中的事,但至少現在的版本,已經是「可用」了。筆者十分期望等今年秋季正式推出 iOS 11 時,整體表現可以更完美,那就真的十分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