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j!很多人都說北歐是環保的國家,在瑞典生活了好幾年,筆者的確體驗到以往在香港不同,在生活上對保護環境和珍惜資源的各種要求。還記得第一天搬到瑞典的家,負責屋苑管理的鄰居很快就敲我的家門送上一份禮物,就是用作盛載可分解的廚餘紙袋。
然後還馬上把我帶到屋苑範圍內的兩個資源分類和回收區域,逐一講解分類的要點和做法。以我的屋苑為例,所有食物和可分解的廚餘要放入屋苑提供的紙袋,並放在廚餘收集箱,這個巨型的箱藏在地底,約有 5、6 米深,每個月會有回收公司前來收集。起初我很奇怪為什麼不用膠袋盛載廚餘,直到後來屋苑發通告表示回收公司發現廚餘箱內有一個膠袋,就會罰款 3 千,如果連續多月沒有改善就會拒收,原因是廚餘內有雜物會影響處理工序。
至於紙張包裝、印刷品、金屬罐、塑膠、玻璃等都有個別的回收箱,而電池、燈泡光管、大小電器則要交到管理處集體處理。無法放在回收箱的大型傢俬雜物,則要放在家中或貯物室,直到每季一次的大型廢物收集貨斗到來才可以丟棄。當然住戶亦可以把廢物運到收集站,自行付費處理。
有沒有發現文章到了這裡,筆者甚少提及垃圾兩字?因為很多在香港視為垃圾的物品,在瑞典通通都獲得回收再造的機會,而經過這樣的分類之後,筆者發現垃圾每月只得一小袋。這樣嚴格的分類方式會否為生活帶來不便?肯定是要時間適應,筆者大概花了一星期,當每次將廢物拿去回收箱,見到一份舊報紙一個空罐頭都能夠妥善回收再造,一切都覺得值得。
Vi ses!下週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