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上商店及社交絡的興起,讓消費者比以往有更多機會「慳錢」,甚至出現「全職禮物黨」每天在網上找尋抽獎活動把禮物折現生活。這幾年有沒有發現,你為找「著數」的時間越來越多 ?
香港樓價太貴讓巿民生活變得很物質化,每當有優惠出現第一反應就覺得「咪執輸」,錯過了便會覺得「蝕底」。海洋公園 $40 門票優惠,很多人搶票中氣得暴跳如雷,甚至工作時間也在 F5 。 表面看來這是自然不過的事,小編也是曾是一個著數通,不過中學時一堂經濟課改變了我的看法,有時優惠可能原價更貴,想跟各位分享一下。
由學習定價的一課中認識了 Opportunity cost (機會成本) = the highest-valued option forgone。其實我們每做一件事情,背後都有機會成本,你必需捨棄一些東西去做一件事。例如你因為某貨便宜了 $200 ,便過夜出去排「開倉優惠」 。表面上你好像會賺到 $200 但背後你可能賠上了一晚高床軟枕機會、一晚心靈平靜的機會 、健康 (也有機會影響身體讓你大病一場)、這些都是成本之一。你應該考慮 $200 重要還是以上提及的重要 ? 有些人會覺得,情願以原價購買 ,輕鬆購物無逼人無排隊會更好。睡眠的價值是抽象的,有些人會用「時價成本」來衝量是否值得去搶優惠,就好比「功夫足球」田雞一句「每分鐘大上大落,你要我陪你踢波?」,到底時間對於你來說值多少錢呢?
除了時間成本外,亦有其他原因「優惠」帶來損失。最常見是本來你不會購買的東西,卻因為減價而付費。表面上好像省了錢,但其實全賠。比方說某某遊戲台經常推出跳樓優惠,一隻你本來不會買的遊戲由 $500 減至 $10 讓你無法抗拒。表面上是節省 $490 元,但其實是 Total 蝕掉 $10 ! 因為你的支出由原本 $0 跳升到 $10 。最後越買越多跟本無時間去玩,變成遊戲收藏家。
另一個商戶減價中伏位就是捆綁式優惠,A 產品 $10 ;B 產品 $5 ,現在 A+B = $12 你便覺得便宜,但其實你本來不會買 B 產品,實情上是你多付 $2 去買 A 產品
另外一種損失,是近年盛行的私隱成本。很多看似賤價甚至是免費送出的禮物,先得要你填上大堆個人資料,到底你的個人資料值多少 ? 巿場上有價有巿,越詳盡越值錢。以往企業要花上數百元甚至更貴去購買一個戶口資料的,現在只要送數十元禮品便有人乖乖送上,背後笑得口也合不上了。更可悲的,是很大機會反賠上高於禮物價值。近年有些免費信貸評級檢查,當你填完你的個人資料後,強制你在「賣身契」上打勾,內容大致是把你的資料做推廣。不久他們會按照你的資料「度身訂造」一個超吸引的借貸計劃給你,一旦你上釣,單是利息及手續費已經遠超當初送給你的成本,不要也沒關係,反為你的資料已經有價值巿,怎樣看都是對方是嬴家。
多得亙聯網及社交媒體,各式各樣的優惠資訊越來越流通,每天不是搶平機票就是玩團購或作炒賣。追尋優惠也許就成了你生活一部分。希望各位在行動前,都停一停、想一想是否真正「著數」。當你花上三四小時為排一碗拉麵時,可以想想這三四小時有沒有其他事情可以讓你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