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係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紀念,全世界都掀起莎翁熱潮,而今年澳門藝術節就特別以莎士比亞為主題策劃一系列焦點節目。今日小編就有幸訪問到其中互動劇場《短打莎士比亞》的導演 陳飛匯 (Philip) 及 3位演員 楊彬 (Ben)、曾韋迪 (Dick)、蔡澤民 (Sam),了解一下佢地如何將 37部莎士比亞的劇目更深入淺出咁演繹俾港澳的觀眾知啦!
《短打莎士比亞》的劇本係由英國劇團 Reduced Shakespeare Company 於二十多年前創作,當中以幽默、諷刺的方式重新書寫 37部 莎士比亞作品。談到將咁多部莎士比亞作品係個半鐘內演繹,唔少人都以為係將《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李察三世》等名著以快鏡播一次。但原來有部份只係演員講咗就當做咗。導演 Philip 舉例「37部入面其中有 16個係喜劇,劇本將 16個故事抽取當中的共通點,例如沉船、森林、女扮男裝、婚禮等,用大約 3分鐘講成為一個故事。就好似如果係短打周星馳,我就會講『依家有人係間學校做臥底,中間遇到一個扮女人的如花』。」
不過,因為劇本本身係英國演出的時候,觀眾好熟悉莎士比亞,好清楚各個故事的內容,傳繹的時候觀眾已經了解故事入面的角色,所以唔需要逐套演繹,比較著重演員對當中角色的睇法。相反港澳觀眾未必會完全明白,所以 Philip 的團隊會選擇用各種唔同的方法盡量令觀眾了解不劇的笑點係邊,例如會快速講一次 16個故事的劇情,但到第 10個之後就話俾大家知同上,等觀眾明白莎士比亞的喜劇離不開沉船、森林、女扮男裝、婚禮等元素。
除了擔心港澳觀眾對莎士比亞的作品不太熟悉外,亦因為今次係首個廣東話版本,Philip 的團隊都需要係文字翻譯上下不少功夫,甚至為了更貼近生活的語言,使用了不少潮語。Sam 表示「翻譯當中最難的是英文本身係一字多譯的語言,而原劇本玩咗好多食字,中文好難譯成同一個意思,加上港澳觀眾對莎士比亞的台詞就唔熟,我地會選擇用潮語令人更易理解。就好似羅密歐其中一段台詞 『火炬遠不及你的明亮…如今才遇見絕世佳人…』我地就會轉成 『哇,你真係索到核爆,充滿仙氣…』。不過,Sam 同時認為「有機會睇番原著係好事,因為莎士比亞的文字寫得好靚,有 D 似金庸,個種味道潮語未必做到,係有一個令人幻想的空間,即使個語言已經唔再用。」
另外,因為文化差異,佢地加入了不少本地的元素,例如「原劇本用欖球搶嚟搶去借喻爭奪皇位,但我地就加入中國元素,用舞獅搶青,令觀眾更易明白」。而當中最搞笑的是因為 Sam 好鍾意比卡超,所以係創作的時候有好多比卡超出現。
整劇 4人共同籌備了多個月,單單傾版權已經用咗 4個幾月,Sam 表示「傾版權的時候好心急,可能香港人生活節奏太快,一有 Email 就會覆,但外國人一個星期覆到你兩次就已經好好」。至於改編方面,Philip 認為「原劇本都有好多即興的成份,所以環節、鋪排要跟番原作唔太困難,不過外國人睇唔明潮語,交俾版權商審批的時候唯有先俾個潮語版本,再俾多個以翻譯成書面語的版本,所以係改篇劇本上用了不少時間。」至於演出的難度上,3位演員均表示「每個角色都只係亮一亮眼,係服飾上幫我地將形象定位,所以最辛苦係換衫,換到好攰、好熱,好驚假髮個甩。」
談到各人對莎士比亞的睇法,原來 4位都係讀戲劇出身,Sam、Dick 係香港演藝學院畢業,而 Ben 係國立藝術大學畢業。導演 Philip 認為「外國人睇莎士比亞就同我地睇周星馳一樣,好草根。莎士比亞之所以延續至今,因為佢的劇討論人性,討論得好深入,而人性可以係任何年代發生,就好似講報仇、講軟弱、講權力可以腐化一個人等係依家的電視劇都經常出現。」至於 Dick 就認為「莎士比亞係一個好聰明的人,佢用到好多當時的預言故事、神話等,提材普及,係一個好雅俗共賞嘅人。」亦因為 4位對莎士比亞的睇法差不多,所以佢地願意附出心思,集體改編呢套互動劇場《短打莎士比亞》。
第二十七屆澳門藝術節
日期︰2016年 4月30日至 5月29日
查詢︰2380 5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