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之所以吸引遊客,除了因為市區景色迷人更有著佔香港四成土地面積的郊野公園,有香港人開發了一個 App,在推廣郊野樂遊之餘,更推動全民監察,以科技結合保育。今次我們就專訪了開發「TrailWatch(徑.香港)」(下稱 TrailWatch )App 的負責人:WYNG Foundation 項目經理 Harriet 和高級項目主任 Wing,跟大家分享 TrailWatch 的故事。
到底是甚麼促成 TrailWatch 的開發呢?Harriet 說,私人慈善基金會 WYNG Foundation 發現有人打算開發郊野公園土地,於是他們想為保育郊野出一分力。有人提議,不如寫一個 App 吸引市民,特別是年青人,可多點接觸郊野,也可以推動全民監察吧?於是便開始開發 TrailWatch 手機 App,Harriet 和 Wing 也就加入成為了這個計劃的負責人。
TrailWatch 開發的時候,定位是一個本地開發的郊遊推廣 App,因此她們必須想方法突圍而出,加入其他外國的運動 App 沒有的功能。其中之一就是路線預載,Harriet 說:「一些比較長的山徑,如麥理浩徑、衛奕迅徑等都已經預載在 App 內,另外也有一些假日路線、親子路線之類的推介。行山人士想行某一段山徑,選取之後就可以開始行,而 TrailWatch 會用手機中的 GPS,追蹤你的路線,看看有否行錯路。」
看到這裡,聰明的讀者一定會問,那 TrailWatch 不過是普通的行山 App,極其量是本地開發,有甚麼特別呢?沒錯,更重要的是,TrailWatch 附有事件回報的功能,這亦是開發 TrailWatch 的宗旨:「多些人行山就可以多些人監察到。」
開發一個 App 並不容易,尤其是團隊不大:「TrailWatch 最核心只有我和阿 Wing,另外還有一個 in-house 員工負責 Technical 的東西。」Harriet 說,人數少是一個問題,要跟外判寫 App 的公司溝通也是一個問題,「寫 App 的人未必知道行山人士想要些甚麼,我就要負責告訴他版面要怎樣。」
訊號接收、邊境地區訊號、界面、精準度等技術問題都要先解決,才可繼續開發。App 開發以後,還要不斷的監察和 Debug。非牟利的 TrailWatch ,不能跟其他 App 鬥精準鬥美觀,推廣這個 App 時唯有搞搞新意,「……in any case 我們都不會收你錢,我們不是商業機構,背後有很多人設計得好靚好準確……也不會賣 Data (使用者個人資料),我們純粹是服務社會。」Wing 說推出第二版 TrailWatch 時,一同推出了一個山系襟章計劃,從而吸引愛行山的人士下載這個 App。
因著「知識就是力量」的宗旨,TrailWatch 還肩負起教育大眾的使命。Wing 說,她們會舉辦執垃圾、工作坊和教育一些義工朋友等等,「上年跟 WWF (世界自然基金會) 的合作活動……介紹了海洋垃圾、生態知識、相關的法例等,這樣才可學習到識別問題。」Harriet 如是說。在 Trail Watch 的網站也有一些關於保育的文章可供參考,宣揚保護郊野的訊息。
跟一般傳媒的生活或旅遊版不同,他們做的工作是主要是保育為主,希望更多人都能夠享受到香港的郊野環境。因此,有時有些特色景點推介前,都會思前想後,找一個各方都得益的平衡點。「有時有些人好貪心,見到有花便會摘,所以在介紹時也要想過,例如我會說,這條路線有某一品種的花卉,但我不會告訴你確實位置,你有緣便見到。」
但其實,對於筆者來說,保育或環保,最重要都是大家怎樣在生活中實踐,你的生活模式可以如何減低對自然的影響,實在是一個很大的學問。
吊鐘花因為通常在農曆新年前後開花,因此也以前也常被人稱作年花。碰巧筆者去訪問之時,正值年初五,天氣剛剛回暖,因此幸運地見到了吊鐘花開花,其中一棵更是「吊鐘王」紅花荷!沿路上我們都遇到不同的植物,Harriet 和 Wing 不斷地介紹不同植物的名稱,興奮地說著,筆者也上了寶貴的自然教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