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子女最好「贏在起跑線」,要入一流大學,必先入上流中學;要入好中學,就必須選擇一間名小學;名小學生均來自某幾間幼稚園,故幼稚園不是愈近家愈好,而是要看競爭力排名榜;至於出名的幼稚園,則要靠頂尖的幼兒園和遊戲小組舖路。
子女考學校還是家長考?
即是說良好的幼兒園和遊戲小組,是孩子一生教育的起跑線?
非也。近日發覺,原來起跑線早在家長還是小孩子時已經定了一半。
幼兒園(即兩歲班)近日進入面試高峰期。而妹妹子就在上星期出席了人生第一次的面試。
面試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是小朋友唱歌跳舞玩玩具,算是正常;第二部份是校長和30至40位家長進行小組面試15分鐘。單看家長數量和時間已可預料,這是一場硬仗——一場舉手搶答的硬仗。
甫坐下那張已被編號的小朋友椅子,職員就派下問卷,並給家長貼士——家長回答校長問題的積極性,將直接影響小朋友的入學分數。
整個課室鴉雀無聲,大家都握著筆沙沙地寫。與其說是一份問卷,我覺得那更像是一份試卷。無論環境、氣氛或是大家的眼神——那種大家也不知對方底蘊,面帶微笑卻又深知這個就是競爭對手的猜度眼神,那種明爭暗鬥的氣氛,都像多年前考會考或A Level在試場遇到的沒兩樣。
我看著手中的問卷填呀填,直至踫到這條題目:
a. 你期望你的孩子進入哪間小學?
b. 父親在哪間小學畢業?
c. 母親在哪間小學畢業?
想讀 ? 先起底
我實在無法相信這份卷是出自教育機構手筆的。首先,我今天只是來出席面試,還未是你的學生,學校在現階段已經搜集家長學歷資料,會否太多、太早?家長的小學學歷,對於小朋友的能力全然沒有關係。學校搜集這些資料,明顯是估算小孩子將來入名校的機會率而決定取錄與否。幼稚園已經開始灌輸「成功靠父/母蔭」,長大了變得功利,怪得了誰?想得長遠和誇張一點,我現在幫女兒做的升學決定,也影響我孫兒入讀某些學校的機會啊!所謂的起跑線,原來由婆婆輩已經開始訂下!
若單純以做生意的角度去想,我是明白的;但辦教育就不能這樣。教育行業和醫療行業一樣,都是不能只以機構利益衡量,必須有「心」才能夠做的。
中國「拍馬屁」制度殖入 ?
此時,校長拿著計分紙走進課室,跟我們「閒聊」。一句「大家準備好未?」,各位家長的手都如箭在弦,一觸即發。貼滿稚嫩的美勞作品的課室,頓時變成鎂光燈下的小學常識問答比賽場地。校長彷彿話音剛落,家長已九秒九鬥快舉手。
校長以「你覺得我這間學校有甚麼好處?」打頭陣。一位女士舉手搶答:「貴校的學生個個都好叻!我家電梯出入經常碰到貴校的畢業生,他們全部都讀牛津大學!」
嘩,我輸硬都得!說得好像這間幼稚園就是牛津大學的直屬幼稚園,入到就能直入牛津!你當真覺得幼稚園教育與入讀哪間大學有直接關係?會否跳得太遠呢?而且,你會周圍問身邊的人是哪間幼稚園畢業的嗎?你怎知你的牛津大學鄰居全部都是該幼稚園的畢業生?全部喎,不是一個兩個喎,會不會誇張了一點?又,如果真的是全部,這間幼稚園應該出名到爆炸!
當我還在腦海裏的疑問中浮游,校長已滿臉笑容在計分紙記下分數。
另一位男士舉手, 豎起食指,以雄亮的聲線和堅定的口吻說:「我欣賞你間學校,有 · 承 · 擔!」正當我豎起耳朵,洗耳恭聽他為何出此一言,究竟學校如何有承擔,咦?無解釋㗎啦?之後一輪的說話都在碎碎唸,不知校長聽到幾多進耳朵裏。不過劈頭第一句,都已經夠嚇塞我,也夠討好校長了。
但看鄰座這位西裝骨骨的男士,將自己擠進那張小朋友椅子,大半個屁股差點就要掉出椅外。一個大男人,像表演話劇一樣說出那一句的台詞,我看得出他一定準備了好久,也鼓起了很大的勇氣,心裏不期然有一份莫名的感動。
明明是幼兒園面試,對象卻是家長。也許,一歲的幼兒實在太小,面試也分不出甚麼高下,選擇有良好教育背景、「高尚」職業或高上職位的家長,至少可以一搏入讀孩子升上的小學不會太差,也肯定你一定負擔得起拍得住讀大學的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