籮文:「摺得黎 又幾靚仔」Acer 最新 Aspire R 14 筆電速測

Published by
籮文
Share

Acer 今日在台灣舉行了一個發佈會,一口氣向大家推介多款產品,但不少產品都已經於柏林 IFA 發佈過,而以下這款卻是從未曝光,這就是 Aspire R 14,可以由 Notebook 變身 Tablet,想知更多請閱讀以下文章。

今日籮文搭咗個幾鐘飛機黎到台灣,出席 Acer 同 Windows 10 嘅聯合記者會,活動中可以見到最近喺德國柏林 IFA 亮相過嘅一堆新產品,包括層層疊電腦 Revo Build、Windows 10 Mobile 手機 Liquid Jade Primo、Predator 打機系列等等,可惜未見到有 Predator 8 打機平板,不過除咗一大堆德國柏林 IFA 亮相過產品,Acer 今次仲發佈咗從未曝光嘅 Aspire Z3 及 Aspire R 14!

一機可變四種型態

話說 Aspire R 14 有四種型態,適合不同場合不同用途使用。如果平時做野,要打字嘅時候就當然用 Laptop Mode 啦。想拎起手當 Tablet 用亦得。如果搭車或者搭飛機,要喺陝窄空間放低喺枱上睇片,就用 Tent Mode,最少嘅空間都可以企得穩陣。用家如果要做 Presentation,Display Mode 就好幫得手,當相架都有得諗。不過籮文始終覺得有啲美中不足,就係個 Acer 標誌;如果用 Tent Mode 時 Logo 會倒轉,硬係睇唔慣..(Sorry,可能有少少強逼症)

▲如果平時做野,要打字嘅時候就當然用 Laptop Mode 啦。

▲只要摺埋佢,想拎起手當 Tablet 用亦得

▲如果搭車或者搭飛機,要喺陝窄空間放低喺枱上睇片,就用 Tent Mode,最少嘅空間都可以企得穩陣。

▲用家如果要做 Presentation,Display Mode 就好幫得手,當電子相架用都有得諗喎。

▲籮文大發現,仲有一個 阿愁 Mode,「好攰呀…我就快唔得啦…」

外型靚仔 手感舒服

14吋 Full HD Mon 嘅 Aspire R 14,厚 18.5mm,似乎未有因為屏幕嘅 360 度鉸位設計而嚴重影響整部機嘅厚度。R 14 重 1.9 kg,雖然數字上,Aspire R 14 只比 Aspire Z3 輕 0.1 kg,但纖薄嘅手感令整部機拎起上黎舒服得多。採用金屬髮絲紋路,令 Aspire R 14 一體化感覺好強,感覺好實淨。鑽石切邊設計,令邊緣帶有閃令令嘅映射,整部機 Grand 晒。

▲可以由依張相睇到,R 14 邊緣位置閃令令嘅鑽石切邊效果

唔執輸 用 USB 3.1 Type-C

USB Type-C 已經係大勢所趨,Aser 當然唔會執輸,Aspire R 14 就有一個 USB 3.1 Type-C 插口,可以用黎提供電源、過資料等等。除咗 USB Type-C 之外,你亦會見到一個 USB 2.0、兩個 USB 3.0、HDMI及 SD Card 槽等,擴充性都幾足,不過就冇 Lan 線插口,咁又係嘅,個個都用 Wi-Fi 架啦依家。(不過打緊依篇文嘅時候,我就係用緊 Lan 線…)


短小精幹 最高可配 i7 處理器

咪睇 Aspire R 14 細細部,原來內有乾坤。R 14 配置 Intel Core i7-6500U/i5-6200U,8GB DDL3 內存,同級產品中算係超晒班,相信用黎打機都冇大問題,當然熱愛打機就梗係揀返 Predator 系列啦。頭先講到 R 14 冇 Lan 線插口,上網就只可以用 Wi-Fi,原來 R 14 有 MU-MIMO 無線傳輸技術,全名其實係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只要你嘅 Router 都支援依個技術,就算多個裝置同時 connect 你個 Router,都唔會拖慢上網速度。

 

籮文:「麻雀雖小 但短小精幹」

Aspire R 14 機仔細細,有強勁效能,可以話係短小精幹。除咗以上配置,依個 Acer 同 Windows 10 嘅聯合記者會當然有 Windows 10 份。Aspire R 14 同 Aspire Z3 一樣,都有雙 Microphone 加上強化 DSP 功能嘅 Acer Purified Voice 數碼語音調校技術,可以全面強化  Acer 裝置於 Windows 10 語音功能 Cortana 嘅使用體驗。Cortana 雖然普及度遠遠唔及 Siri,不過 Windows 10 中 Cortana 的確好幫得手,記者會上 Acer 代表就示範過,Cortana 反應十分靈敏,或者 Acer Purified Voice 可以推動 Cortana 普及化。

Published by
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