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編來說,生活應該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各位讀者呢?如果你忘了生活,或者這個週末不知道去哪裡,不妨到油街實現,由生活書院主辦的生活現場。生活現場是一個互動式的展覽,全程由觀眾自己主導。場內主要分成兩個展覽區,一是製作現場,二是轉化現場。生活現場的每個小角落裏都有場刊,一共有 11 款。參加者將場刊集合,然後用樹枝釘裝。場刊的設計跟展覽的意念互相呼應,沒有參加者的參與,這場展覽,這本場刊也製作不了呢。
展覽希望透過每個香港人都需要的衣,食,住,行,來展示「生活」,讓勤奮的香港人重溫生活的細節。
製作現場這個展區主要讓參加者自己動手將舊的衣服「加工」,將其他材料或者舊衣服拼拼貼貼變成新的衣服,達至 upcycle (升級再造)。Upcycle 是指將沒有用的東西重新製作,跟 recycle 不一樣的是,upcycle 的製作過程會將東西本身的價值提升。
場館內有非常充足的設備,例如舊衣服,衣車,剪刀,碎步等,所有你需要用到製作新衣服的設備,材料都一應俱全。
來到轉化現場的展區,最引人注目的應該就是這個長長的桌子。
每個來臨的參加者都可以靜心坐下來,與工作人員聊聊天,享受一下來自台灣的淨源茶和胚芽餅。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發現承著茶的杯形狀十分特別,每隻杯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這些杯子都是由生活書院的朋友由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曾德平帶領去製作。
杯子承載著的茶葉也充滿著故事。在是次展覽和生活書院中身兼多職,主要是當設計的其蔚跟小編說了淨源茶背後的淵源。
在台灣某個村莊的農夫為了有更多的收成以賺取更多的生活費,他們就不斷使用農藥去種植,但農田的農藥就流到供村莊水源的水塘裏。農藥的有毒物質令到村民的身體受傷害。一位有心人就建議及帶領村莊的農夫們有機種植,而選用的植物,就是參加者會喝的淨源茶了。有機種植實行後,村民的身體也恢復健康,附近的生態環境亦恢復正常。有機種植不但保住了農夫們的健康,也會保護消費者的健康。
在家裡不時也會看幾本書,來到生活現場也不例外。生活現場提供不少書本和雜誌《字花》的即時借閱,只要透過平板登記然後選取你喜歡的書本就可以囉。
小編寫明信片給自己的時候,不斷哼著薛凱琪的《十年後的我》,十分應景。香港人在各種社交媒體的輔助之下貌似跟其他人溝通多了,但對自己呢? 這陣子,你有沒有試過抽些時間去跟自己聊聊天,問問她:「這陣子的你都累吧?」。
生活現場一如貼心的提供了自家設計的明信片和工作人員親手製作的信封,木製的蓋章,黃黃的樹葉。讓參加者靜靜地想想現在的生活跟未來想過的生活。
製作完成後,只要將明信片放到信封,然後放在場地裏的郵箱就可以。生活現場將會在展覽完結後,替各位參加者寄出。
生活現場的每個互動展區都將看似沒有用的東西轉化成有意義的,將舊衣服變成新的,將枯萎的樹枝變成場刊的釘裝,將枯萎掉的樹葉變成明信片的裝飾。這就像我們的人生吧,看似沒有用,沒有意義,然後靠我們自己將他變成有意義的事。
生活。本是藝術。
活動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