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視未來智能科技     活在香港智慧城市

在「智慧城市•至盛生活」會議上,多位來自全球各地的專家分享真知灼見, 解說如何將科技融入日常生活及提升生活質素,預視智能科技將進一步推動香港發展為智慧城市。其實不論在公共服務範疇或者商業領域,ICT 技術都應用到不同層面,結合起來可產生協同效應, 提供更具規模、更有價值的應用方案,進一步推動香港發展成為更具智慧的城市。

    

物流業廣泛採用物聯網技術

香港在智慧城市領域方面發展迅速,全賴香港擁有良好的ICT基建,而港人熱衷使用嶄新 ICT產品,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香港智能手機普及率屬全球之最高之列,而且港人使用這些高科技產品,一向比很多其他地區走得更快、更前。

在商業應用上,不同行業中以物流業採用物聯網技術最為普及,例如 RFID 和各種感應器的應用也很廣泛。今屆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的最佳綠色資訊科技大獎,便是由大昌行物流有限公司,憑他們自己開發的物聯網食品質量管理服務平台獲獎。

與會者對於如何具體運用物聯網在日常業務上極感興趣。

 

有助提高企業競爭力

IBM 香港區環球商業服務負責人麥國棟認為,採用更多 ICT 技術到日常工作上,能夠提升營運效率從而增加企業競爭力,對中小企尤為關鍵:「透過科技,中小企做到以前只有大公司才做到的事。以前需要很多人手去做的工作,現在可透過自動裝置處理,節省人手支出又能達到相同效果。」

現在中小企業可以透過雲端和其他 ICT 尖端技術完成以往需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的工作,藉此提高公司的競爭力及規模。 ICT的潛力不容忽視,是次會議的目的就是希望提高大家對ICT應用及智慧城市的認識。

IBM 香港區環球商業服務負責人麥國棟表示,物聯網已逐步在香港實現。

物聯網已逐步實現

麥國棟表示:「其實外國早已有『物聯網』概念具體化的案例,有些應用亦已在香港實行。例如以前要靠人手到每家每戶門外抄電錶、水錶,但今時今日已可透過自動裝置進行,有關部門可以精簡人手,把資源調配在更高增值的工作上面。」

此外,透過電子儀器更可監測公共設施狀況,例如藏在地底的電纜和水管,一般很難透過肉眼檢查,如果可以預先發現設施損耗就能及早更換。所以這些設施都會加裝電子感應儀器監測,一旦預知可能出現問題便會立即通報派人更換,及早維修,減少損失。

藏在地底的電纜和水管很難透過肉眼定期檢查,加裝電子感應儀器就能有效監測及早發現問題。

以往需要逐層人手抄錶,使用自動裝置記錄資料後便可以省卻人力資源,把資源調配在更高增值的工作。

 

流動裝置提高生活效率

另一個構成物聯網的關鍵就是智能手機和平板裝置。其實不管是公務人員或普通市民都是物聯網的組成者和使用者,以水務和煤氣為例,假如看到路邊發生「爆水管」,市民可以用手機拍照通報有關當局,有關部門的人員又可到場拍照傳送回部門,從而評估並安排相關技術人員維修,加速整個搶修流程。

 

Big Data 協助分析數據

除物聯網外,智慧城市另一個關鍵是雲端運算和 Big Data的應用。會議上,各機構逐一分享Big Data 的應用經驗。IBM 香港軟件品牌市場經理鄺俊仁就分享他們協助電視台改善節目收視分析的經驗。

「傳統電視的收看和調查方式,以往只能在電視機及機頂盒上進行,但今天流動裝置和網上播放相當普及,若不計算這些新渠道, 數據便不夠準確。運用 Big Data 分析收視率和觀眾意見,便能更精確掌握觀眾口味和廣告商意向。來自不同渠道的收視數據零碎而分散,難以直接進行分析,利用雲端及Big Data方案,就能用智能方法綜合分析零碎數據,組合起來產生有意義的資料。」鄺俊仁說。

IBM 香港軟件品牌市場經理鄺俊仁表示,越來越多不同的播放渠道,令收視調查變得更有挑戰性。

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上經互聯網追劇已是近年 網民的新趨勢。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