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 PC 系統音效部分,受制於成本、設計限制等因素,一直跟一套 Hi-Fi 有相當大的距離。要提升音效質素,必須使用外接擴音機等音響設備。所以追求真音效的發燒友,第一時間未必會聯想到電腦系統。不過,最近有電腦設備製造商打破悶局,將 OP-AMP 直接內建在主機板,OP-AMP 全稱 Operational Amplifier (運算放大器),是音響器材不可或缺的晶片,作用是把模擬訊號進行功率放大,以增強訊號強度。
內建音效大改革
Intel 於早前 6 月正式推出全新平台,同時帶來第四代 Core 處理器,亦即是傳聞已久的 Haswell 架構處理器,一般用家以至主機板廠商均予以高度重視。然而,多年來主機板卻只首要重視擴充性及周邊介面,譬如 PCIe x16 顯示卡插槽數量,或提供大量 USB 2.0 / 3.0 及 SATA 3Gbps / 6Gbps 插座等,但對於內建音效功能卻相對忽視。
有見及此,有主機板廠商譬如 GIGABYTE,便趁著 LGA1150 平台面世的時機,為該平台最高階主機板 ───「G1.Sniper 5」,銳意從音效晶片、線路設計及零件用料等,一併達到前所未有的改革,以滿足講究音質的 CAS (Computer As Source) 電腦音響及 Gaming 玩家。
眾所周知,一般電腦系統的音效部分(HD-Audio)原意只是附在主機板上的低成本音效方案,論訊號分析力有限,相關線路及零件用料亦欠缺特別優化,對極容易受到電磁干擾而影響音質的模擬 (Analog) 訊號,必定構成負面影響,更遑論能營造完美音質輸出。
![一般主機板只把 HD-Audio 當作普通功能,故採用廉價 HD-Audio 音效晶片,用料亦不特別講究。](https://check.unwire.hk/wp-content/uploads/2013/07/gigaevent02-590x392.jpg)
Creative 音效晶片加持
因此,GIGABYTE G1.Sniper 5 具備自行開發的「AMP-UP」音效方案,首先有別於一般主機板,此方案摒棄常見的廉價 HD-Audio 音效晶片,卻改用知名音效卡廠商 Creative 的「Sound Core3D」音效晶片。Sound Core3D 音效晶片現時應用於 Creative 旗下最新音效卡,包括 SB (Sound Blaster) Recon3D 系列及 SB Z 系列音效卡,功能及質素毋容置疑。
![Creative 官方原裝 SB ZxR 音效卡,同樣亦使用 Sound Core3D 音效晶片。](https://check.unwire.hk/wp-content/uploads/2013/07/gigaevent03-590x393.jpg)
![Creative 原裝卡均為 Sound Core3D 晶片表面加裝紅色塑製外殼。](https://check.unwire.hk/wp-content/uploads/2013/07/gigaevent04-590x393.jpg)
![GIGABYTE 做法更進一步,在 Sound Core3D 晶片加上鍍金金屬外殼,提高抗干擾能力。](https://check.unwire.hk/wp-content/uploads/2013/07/gigaevent05-590x393.jpg)
Sound Core3D 音效晶片內建 Quartet DSP 四核心運算器,支援 24-bit / 192kHz 取樣格式,信噪比 (SNR,Signal-to-Noise Ratio) 更高達 102dB,規格數據媲美高級影音器材,讓玩家享受細緻音樂播放效果。該音效晶片亦同時內建 DAC 及 ADC 晶片,分別進行「Digital-to-Analog」(數碼 → 模擬) 及「Analog-to-Digital」(模擬 → 數碼) 訊號轉換,大幅提高訊號分析力及減低失真率。
此外,GIGABYTE G1.Sniper 5 並非單純把 Creative Sound Core3D 音效晶片焊到主機板,卻花盡心思設計出自家「Audio Noise Guard」嶄新技術,實際是在 PCB 內特設 1mm「隙縫」,令音效線路變成仿如獨立區域。
小編亦十分欣賞這種分離式線路設計,音效訊號處理線路「自成一角」,減低其他元件運作時對音效帶來的壞影響,譬如電磁干擾 (EMI),設計概念跟不少發燒級音響器材一脈相承。此外,該區域焊上共 8 顆 Nichicon MUSE ES 及 MUSE MW 系列音響級電解電容,確保極穩定的電源輸出,讓各個元件發揮最佳狀態。Audio Noise Guard 運作時靠線路底部 LED 發出綠色光效果,看來更為時尚美觀。
![藏在 PCB 內部的分離式線路設計,常見於高級音響器材。](https://check.unwire.hk/wp-content/uploads/2013/07/gigaevent06-590x393.jpg)
焊設多顆 Nichicon MUSE ES 及 MW 系列音響級電容,提升應付音效動態瞬變的能力及表現。
兩顆 OP-AMP 自行調音
至於 AMP-UP 音效方案真正賣點,則是首創「可換 OP-AMP」玩法。OP-AMP 全稱 Operational Amplifier (運算放大器),是音響器材不可或缺的晶片,作用是把模擬訊號進行功率放大,以增強訊號強度。G1.Sniper 5 隨板附上 2 顆 OP-AMP 晶片:一款是已預先安裝在主機板的 Burr-Brown OPA2134PA,它低音表現較強,為 Gaming 及播片營造震撼效果;另一款是 National Semiconductor LM4562NA,它音色細緻,兼中頻、高頻較通透,絕對能滿足 CAS 玩家的聆聽要求。
G1.Sniper G5 的音效線路還額外加上 TI DRV632 Line Driver 功放晶片,能最高輸出 2Vrms 功率以驅動大型高級耳筒,最大好處是使到耳筒單元到最佳動態表現,也減少背景「嘶嘶」噪音影響。綜合上述設計,好處是除了能加強其 3.5mm 耳筒及喇叭專用輸出端子的推動力,有助應付音效動態瞬變的表現外,亦可透過更換 OP-AMP 改變聲音取向,令玩法多變之餘,亦可照顧不同用家的喜好口味及實際需要。
![可換 OP-AMP 運算放大器設計,方便用家改變聲音取向甚至調音。](https://check.unwire.hk/wp-content/uploads/2013/07/gigaevent09-590x393.jpg)
![背板採用鍍金 3.5mm 端子,紅圈位置是特別經過 OP-AMP 晶片及 TI DRV632 晶片的耳筒及喇叭專用輸出端子,音質表現最佳。](https://check.unwire.hk/wp-content/uploads/2013/07/gigaevent10-590x393.jpg)
突顯 Gaming 動作聲效
Creative Sound Core3D 音效晶片憑藉 Quartet DSP 四核心達到高效能表現,支援硬體 OpenAL 音效加速,對 Gaming 最大好處是音效運算工作毋須佔用處理器資源,令各類遊戲均發揮最快反應及速度。此外,Sound Core3D 音效晶片亦透過 Creative SB Recon3D 音效軟件,提供 SBX Pro Studio 而優化 5.1 聲道環繞聲效果,另一特點是「Scout Mode」,能加強遊戲中的腳步及槍聲等聲效,讓玩家能預先知道敵人位置並及時作出反應。
![提供跟 Creative SB Z 系列音效卡相同的操作介面,SBX Pro Studio 讓玩家可更精細調音。](https://check.unwire.hk/wp-content/uploads/2013/07/gigaevent11-590x426.png)
支援全線 Haswell 處理器
至於 GIGABYTE G1.Sniper 5 主機板本身,它採用 LGA1155 平台最高階 Z87 晶片組,對應 Intel 全新 Haswell 四核心即 Core i7 4000 系列及 Core i5 4000 系列。Z87 晶片組針對超頻而設,可配合特別「K」版型號處理器包括 Core i7 4770K 及 Core i5 4670K,透過自由調整倍頻 (Multiplier) 而提升處理器超頻空間。主機板設有 4 條 PCIe 3.0 x16 插槽,並取得 AMD CrossFireX 及 NVIDIA 4-Way SLI 支援認證,可安裝最多 4 張同款 AMD Radeon 或 NVIDIA GeForce 核心顯示卡 (註),建立最終極效能 3D 圖像方案。
(註:需配合指定型號顯示核心。)
供電模組及 Z87 晶片組表面亦裝上大型熱導管式散熱器,能有助熱力加快平均散失,甚至設有水冷散熱喉管接駁位,作為冷卻液的進口及出口,迎合終極超頻用途。周邊介面設有 10 組 USB 3.0 及 10 組 SATA 6Gbps 插座,絕對足夠應對各類硬碟及 SSD (Solid State Drive) 的需要。
![供電模組及 Z87 晶片組表面裝上「G1-Killer」大型散熱器,加快熱力散失。](https://check.unwire.hk/wp-content/uploads/2013/07/gigaevent12-590x393.jpg)
輸出音色鑑聽
![採用 Onkyo ES-HF300 作為鑑聽用耳筒。](https://check.unwire.hk/wp-content/uploads/2013/07/gigaevent013-590x393.jpg)
介紹完這張主機板的設計及規格之後,當然要集中測試一下它的音色表現。小編以 Onkyo ES-HF300 作為是次測試的鑑聽耳筒,播放程式為 foobar2000 v1.2.9,採用「WASAPI (push)」播放模式。試聽的歌曲包括 Taylor Swift 的《I Knew You Were Trouble》16bit/44.1kHz AIFF、《Astell&Kern MQS Selection Vol.1》中的《Dedicacao A Timbalada》24bit/96kHz FLAC,以及 Muse 的《Panic Station》24bit/96kHz FLAC 三首歌曲,並分別連接耳筒及喇叭專用 3.5mm 輸出端子,及沒有經過 OP-AMP 晶片的前置喇叭輸出端子,比較兩者之間的音色分野。
Test 1 @ Taylor Swift《I Knew You Were Trouble》
先試聽 Taylor Swift 這首較為 Pop 的《I Knew You Were Trouble》。先後以耳筒及喇叭專用 3.5mm 輸出及前置喇叭輸出連接 Onkyo ES-HF300,最明顯分別是使用專用端子,輸出音量大約只需調校至一半已經非常足夠,而後者則幾乎要將音量推盡,足證加入獨立 OP-AMP ,能夠大大提升輸出推動力。至於專用端子的音色方面,個人認為其人聲明亮突出,低頻力量感足之餘,亦有十分討好的層次及彈性,而歌曲中的樂器聲亦輸出清晰,背景乾淨度不俗,但略嫌高音有點生硬,整體聲音風格亦有點偏冷。
Test 2 @ 《Astell&Kern MQS Selection Vol.1》
再試聽收錄於《Astell&Kern MQS Selection Vol.1》這張 MQS 高清音樂數碼專輯中的《Dedicacao A Timbalada》一曲,這首歌曲可以分為兩部分,開首是一些拍掌聲及歌者叫喊聲,尾段則是主要由小鼓及低音大鼓的鼓聲組成。在這張主機版直接驅動下,Onkyo ES-HF300 能夠營造出歌曲前半部分的現場空間感,並有乾淨的背景,而之後的密集鼓聲,亦可分明地細聽到每一下鼓聲及之後的回彈感,兩者合作下有叫人滿意的分析力。
Test 3 @ Muse《Panic Station》
最後試聽的則是另一首高清音樂,收錄於英國樂隊 Muse《The 2nd Law》專輯中的《Panic Station》。
在同一組合輸出下,能夠營造出強烈的節奏感,而歌曲中的低頻鼓聲亦甚富質感,立體聲音場的凝聚力、分析力都同樣不俗,但跟試聽《I Knew You Were Trouble》時一樣,感覺高頻的延伸尚未夠紮實及圓滑。
試聽三首歌曲之後,個人感覺這張主機版的音效輸出部分,有令人滿意的推動力,能夠提供足夠能力去營造出富有力度及層次的紮實低頻,人聲清晰,背景亦頗為乾淨,唯獨是高音表現未算上佳,因此適合用作聆聽一般流行曲及 Band Sound。
總結:
集合最高用料與音效
小編認為這張主機版的音效輸出部分,有令人滿意的推動力,提供足夠能力去營造出富有力度及層次的紮實低頻,人聲清晰,背景亦頗為乾淨,唯獨是高音表現未算上佳,因此較為適合用作聆聽一般流行曲及 Band Sound 類型音樂。
綜合而言,GIGABYTE G1.Sniper 5 絕對是全功能型 LGA1155 平台主機板,在加強音效功能的同時,卻擁有 Z87 晶片組高階主機板的應有的強勁用料及擴充性,以兼顧終極超頻及 Gaming 玩家需要。它加入 Creative Sound Core3D 音效晶片,甚至設有可更換的 OP-AMP 晶片,仿如把高級音效卡整合於 G1.Sniper 5 主機板內,值得推薦對每項功能及規格均具高要求的玩家。
《Gigabyte全新 8 系列主機板 視‧聽‧樂 Party》留位開催!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https://unwire.hk/wp-content/uploads/2024/05/m3p_web2-694x39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