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前的 WWDC,Apple 就宣佈推出今年新款升級了硬件規格的 MacBook Air,而此機亦在兩日前正式在香港開賣!究竟這部 MacBook Air 整體感覺如何?我們就已即時取得此機的賣街版,現在就率先為大家帶來此機的快速評測吧!
外形未變端子依舊
首先說說新版本 MBA 的外形吧,基本上它與上兩代的 MBA 是一樣的:擁有一模一樣的 Unibody 一體成形金屬機身、擁有相同解像度的屏幕(11 吋:1,366 x 768;13 吋:1,440 x 900)、亦擁有一模一樣的端子(11 吋擁有 2 個 USB 端子、1 個 3.5mm 耳機 / Line-in 插孔、內建雙咪高峰、1 個 Thunderbolt 端子及 FaceTime HD 鏡頭;13 吋擁有 11 吋所有端子之餘,亦內建 SD 讀卡器),而且重量亦仍然是 1.08kg(11 吋)/ 1.35kg(13 吋),厚度也仍然是 19.2mm(11 吋)/ 22.7mm(13 吋),亦採用與上代相同尺吋及設計的鍵盤及 MultiTouch 觸控式軌跡板。所以對於使用過以往 MBA 機款的用家來說,應該可以極速適應使用體驗。
▲外形設計與上兩代 MBA 沒有任何分別。
▲仍然是採用 Unibody 一體成形金屬機殼,亦採用內置電池設計。
▲內置電池容量為 5,304mAh。
▲機身左側仍然是採用一個 USB 端子、1 個 Line-in / 3.5mm 耳機插孔、雙咪高峰設計,亦設有已在上代使用的 MagSafe 2 電源端子,而 USB 端子亦是最新的 3.0 格式。
▲至於機身右側,就設有 1 個 Thunderbolt 端子及一個 USB 3.0 端子,與上代也是相同。至於 13 吋機款,在 USB 3.0 端子旁會多了一個 SD 讀卡器。
▲內籠設計與上兩代 MBA 也是一樣的。
▲屏幕仍然是 11 吋及 13 吋的設計,前者解像度為 1,366 x 768,後者則是 1,440 x 900,同樣與上兩代機款相同,傳聞中採用 Retina 屏幕的 MBA 至今仍然未有現身。
▲採用與上兩代相同的鍵盤及 TrackPad 格局。
▲按鍵大細仍然是與一毫硬幣相若。
▲鍵盤亦擁有夜光功能,即使較暗或黑夜環境下也可以看到按鍵位置。
▲屏幕上方仍然設有 FaceTime HD 鏡頭(像素為 720p / 92.2 萬)。
▲小編測試的機款為 11 吋,厚度平均為一毫硬幣的半徑多一點(最厚位置大約是與一毫硬幣的直徑相若,最薄部分就大約是一毫硬幣的半徑)。
▲與上代 MBA 一樣,跟機同樣是沒有 Recovery 手指,如果要將 MBA 回復出廠設計,就需要連線上網 format。
規格微升解決上代問題
從外表看,新一代 MBA 似乎完全無任何改變,但其實改變在內裡。首先,處理器方面採用了全新的 Intel Haswell 系列的 Core i5 1.3GHz 雙核心處理器,雖然看似時脈上比上代的 1.7GHz 處理器低,但如果根據系統測試軟件 Geekbench 2 得到的數據可知,新機在效能上比上代是高了 8% 左右(2012 年款 MBA 64-bit Geekbench 2 測試得分為 6,300 左右,而 2013 年款 MBA 64-bit Geekbench 2 測試得分為 6,792 分),雖然不算明顯,但至少證明時脈下降不代表效能下調。
新機採用了新處理器,圖像處理晶片自然亦強化了,由上代的 Intel HD Graphics 4000 升級至 2013 年款的 Intel HD Graphics 5000,新枚新晶片不但能支援 DirectX 11.1、OpenCL 1.2 及 OpenGL 4.0 標準,亦內建改進了的圖像解碼器,對於 4K 解像度影片的支援會更為理想。這方面的改進,同樣從 Geekbench 2 的 Stream 細分中看得出來(2012 年款的得分大約是 6,700 左右,而 2013 年款的得分為 7,002)。
另外,上幾代 MBA,不少小編身邊的朋友也未必會購買最便宜規格(7 千多元)的那一台,尤其是需要在一部電腦同時安裝 Mac OS 及 Windows 雙系統的用家,因為以往最便宜的機款只有 64GB 內存,基本上只是使用 Mac OS 也捉襟見肘,如果要同時將「大食」的 Windows 安裝到電腦內,可用的儲存空間就少得可憐了。Apple 有見及此,在今年的新款 MBA 中,將最便宜機款的內存 SSD 容量增大至 128GB,而較貴規格的那一台更已預載有 256GB SSD(如另外加錢可以升級至 512GB SSD)!這項改動,至少購買預設規格的機款,用家對於內建容量也沒有太大投訴,這一點不改價錢下的升級是值得一讚的。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採用新規格的 MBA,由於採用了省電效果更理想的 Haswell 系列處理器,所以令兩部 MBA 機款的連續使用時間均提升了不少:11 吋機款由上代的 5 小時提升至 9 小時,而 13 吋機款更由上代的 7 小時激增至 12 小時!簡單點說:兩個尺寸的使用時間均增長了 71% 至 80% 不等!這項改進,對於需要經常在外工作的用家來說,實在是莫大的恩典,基本上可以說:這個使用時間,要在外全日使用而不用攜帶火牛已是極有可能做到的事!但究竟是否真能如此使用?小編剛取得這部真機,還需要點時間測試,稍後再為大家報告吧!
▲採用全新的 Intel Core i5-4250U 1.3GHz 雙核心處理器、4GB 1600MHz DDR3 記憶體、Intel HD Graphics 5000 圖像處理晶片、128GB SSD 硬碟及 Mac OS X 10.8.4 Mountain Lion 作業系統。
▲小編測試的是 11 吋機款,所以解像度為 1,366 x 768,與上代相同。
▲至於硬碟方面,最便宜的機款終於有 128GB(可用空間也有 104.01GB),對於用家來說也終於夠用了!
▲內建容量為 4GB,對於一般用家來說應該也夠用,但如果你是需要在外進行一些圖像處理的話,建議大家在購買時將記憶體增加至 8GB 會比較妥當。
▲採用的作業系統仍然是 Mac OS X 10.8.4 Mountain Lion,但今年稍後時份當 Apple 推出 Mac OS X Mavericks 時,現在的 MBA 用家是可以升級的(需要多少費用官方仍未公佈,但小編估計應該也大約是百多港元左右吧)。
▲大家要注意的是,初開機用家是需要進行數項軟件更新的。
▲本身 Mac OS X 已預載了數項港人常用的輸入法,包括:倉頡、速成、繁體拼音等。
▲亦支援英文或中文使用介面。
▲另外,新款 MBA 是能夠支援 802.11ac Wi-Fi 的,5GHz 頻段的 Wi-Fi 亦能順利支援。
屏幕質素:
▲以 YouTube 上 1080p 解像度的《Man of Steel》電影預告片,可見 2013 年款的 11.6 吋 MBA,屏幕在色水上偏向淡色及自然,清晰度亦算高,暗位亦可以明顯看到,值得一讚。
效能測試:
▲使用 Geekbench 2 測試 MacBook Air 11 吋 2013 年款,Intel 32-bit 測試中得到 6,064 分,而 Intel 64-bit 測試中就得到 6,792 分,表現令人滿意。
Apple MacBook Air(2013 年中款)規格表:
處理器:Intel Core i5-4250U 1.3GHz 雙核心處理器(支援 HyperThreading 雙線程技術)
記憶體:4GB DDR3 1600MHz
圖像處理晶片:Intel HD Graphics 5000
硬碟:128 / 256GB SSD
屏幕:11.6 吋 1,366 x 768 解像度 / 13.3 吋 1,440 x 900 解像度背光鏡面闊屏幕
鏡頭:720p FaceTime HD 鏡頭(像素:92.2 萬)
記憶卡:SDXC(只限 13.3 吋機款)
端子:USB 3.0 x 2、Thunderbolt x 1、3.5mm 耳機插孔 / Line-in x 1、內建雙咪高峰、MagSafe 2 x 1
使用時間:9 小時(11.6 吋);12 小時(13.3 吋)
作業系統:Mac OS X 10.8.4 Mountain Lion(日後可升級至 Mac OS X Mavericks)
體積:300 x 192 x 3 – 17mm(11.6 吋);325 x 227 x 3 – 17mm(13.3 吋)
重量:1.08kg(11.6 吋);1.35kg(13.3 吋)
售價:$7,688(11.6 吋 128GB SSD);$9,188(11.6 吋 256GB SSD);$8,488(13.3 吋 128GB SSD);$9,988(13.3 吋 256GB SSD)
查詢:Apple(800 908 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