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集提到,當年其他網站也開始由手機擴展到其他類型的電子產品上,跟我們題材相同。由於我們人氣不足,即使做得再好也容易被對手蓋掉,針對這一點我們來一個大改革。
避開對手,開發新巿場
當年改革目的,並不是加強內容去「迎戰」,因為我們知道在相同方向下,要跟歷史悠久及大量固定讀者群網站鬥,必需花上無比的資源及時間,我們實在負擔不起,就算成功也是在同一塊餅下搶讀者,最終兩敗俱傷。所以我們要更改內容方針,再一次避開他們的核心讀者群,自行開發一條新血路。
分析後知難而退
在轉型前,我們對當前形勢冷靜分析一番。以我們的人脈網絡,只限於對 3C 產品有所優勢,所謂「成功在人脈」,轉做其他題材實在太冒險,因此我們只能在相同題材下,吸引另一批讀者。
當時香港的科技網站的方向,是為方便消費者在購買產品前,得到一系列的數據參考;反過來看,如果你當時不是因為購買電子產品的話,是不會特地到訪。因此要保住人流的話,必需要兩大條件:第一是要快,盡快搶得新產品,吸引頭一批心急讀者。第二是要多,不同品牌及型號都要有所照顧,就算 A 產品不是你購買目標,B 、C 總有一款中。
以我們當時的人手及知識,沒可能做得好,而且很難敵過外國網站,一般稍懂英語的香港人,都會選讀外國的。總結以上「Push」及「Pull」factor,我們不得不即時進行改革,否則只有死路一條。
「老闆型」及「科學家」型讀者
第二類是「老闆型」,他們不愛看冗長的文字及測試,只想你簡單地告訴他們,產品好在那裡、差在那裡、有何賣點,究竟值不值得購買等。他們要的是你個人意見而已,想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精力去獲得答案。
造一個自己愛看的網站
就以上所說,由於一般的香港科技網站讀者核心是「科學家型」,因此我們大膽嘗試吸引另一班「老闆型 」的讀者群,開發新的讀者巿場。有這如此大的信心,是因為筆者自己也是這類型,明白他們想看甚麼。
這類「老闆型」讀者大部份都對科技產品沒有很專業認知,譬如說他們知道 iPad 有何用途、熒幕有多好、電量有幾多等,可是對裡頭處理器是甚麼架構、運用甚麼製程等不太清楚、也沒有興趣知道。作為「老闆型」讀者心態的我,其實不太愛看「科學家型」的網站,覺得很沉悶很不生活化。那時候我就天真地想,只要專心做出一個自己愛看的網站,就可以吸引其他跟我同類的「老闆型」讀者了。
那到底甚麼的內容才能滿足「老闆型」的讀者呢?我們下一集再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