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愛上網 + 電子書,香港誠品能賺嗎?

誠品終於在香港開幕,很多人第一個反應是「它能捱多久」?相信各位都意識到,香港人一天到晚上網、回家不是看電視就是打開 Facebook,又或是到各討論區發表偉論。既然香港人不愛看書,同時誠品又沒有簡體書本照顧大陸遊客,再加上它位於租皇地帶銅鑼灣下,「能捱多久」這個問題自然而然地在香港人腦海中浮現。

也許你會問,每年書展不是擠滿人嗎?香港人怎麼不愛閱讀呀? 這是個很大的誤會,你要明白港人多愛一窩風及貪小便宜,知道書展售價比較便宜後,便怕蝕底地衝去買,好像超巿般「多買多便宜」,從而感覺自己賺到不少。事實上真正喜愛閱讀的人,是很少會去書展。

 

這次我想討論的不是書展,不說那麼多了,只是想帶出書展人潮不代表有很多人喜愛閱讀,那麼誠品是如何賺呢?

 

在這裡告訴各位,其實誠品創立的背後,已經虧本 16 年,為甚麼一門賠本的生意也要做下去呢? 背後還有幾名大股東支持呢?

 

因為老闆吳清友明白到,生命裡最重要的不是錢,而且跟其他股東有著同一個目標,希望看到真正的閱讀文化深入台灣的日常生活中。誠品是做到了這一點,他們甚至是覺得賠錢,誠品也應該存在。因為一本好書,真的改變人生,對個人生命及社會有正面的影響,身負「使命感」。

 

在誠品賠本的日子裡,很多深明此道的誠品 Fans 們甚至主動不用優惠咭,想誠品能賺多點,守護這個絕佳的閱讀環境。幾位大股東本身已有門賺錢很不錯的生意,每年把賺回來的再注入誠品,所以不用太擔心誠品的前途,這幾年甚至是轉虧為盈。

 

誠品推動台灣閱讀文化,現在進駐香港,難道要為香港這片文化沙漠灌點水?這個筆者也不太肯定,但有一點肯定的是,就算香港這邊要賠,也不輕易讓誠品「敗走」。

 

從利益立場上去看,希慎廣場必需把時代及 SOGO 人流搶回才能保住各租戶的意慾,而對手唯一沒有的,就是誠品這類文化氣息重的大型書店。一家大小去購物,爸爸跟小孩可以到誠品看書,亦有專門的兒童書閣照顧小孩,媽媽可以放心於廣場中放心購物。誠品旺丁不旺財?不要緊,把丁帶到廣場內其他店去消費就夠了。由於誠品對希慎廣場是那麼重要,難怪早前傳出廣場以非常便宜的租價租給誠品。

 

所以各位不要再懷著「看你能捱多久」的心情去看誠品,待這個月「新屎坑」的人潮散去後,進去放鬆一下腦袋,把網上各種資訊放下,專心品嚐每本好書,選好了就買本書支持一下這個誠品為你創造的閱讀環境,也為自己增值。

 

在這個科技一日千里的年代,很多人指電子書會取代傳統書本,也許說得太早。一些有時間性資訊型雜誌、讀者為了搶先一步,才會覺得電子媒體比較好,但對於一些心靈雞湯、技巧性及經典文學這些沒有時間性的題材,還是拿著實體書慢慢吸收比較享受。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