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配備之植入-Sony Ericsson Xperia Ray 詳測

Published by
Edward
Share

踏入 2011 年,智能手機可說是步入了雙核心的年代,不但採用 Android 作業系統的智能手機已經推出了數台,將會推出的新一代 iPhone 也傳聞將會採用雙核心處理器。不過對於一般用家來說,是否應該盲目追求高規格?其實早在 iPhone 3GS 推出時,蘋果也已告訴我們這並非必然,反而是手機的操控及手感,以及整體使用體驗,才是更加重要。Sony Ericsson 剛剛在 CommunicAsia 2011 推出的全新 Android 智能手機 Xperia Ray,也是告訴我們同一樣的道理。以下就讓筆者為大家詳細介紹這部將會今年第三季在香港推出的手機吧。


顏色掛帥•Arc 之規格

Xperia Ray 可說是早前推出 Arc 的微縮版,因為此機除了屏幕細了以外,所有規格基本上也與 Arc 一模一樣,包括:相同的單核 Qualcomm MSM8255 1GHz 處理器、512MB RAM、1GB ROM、810 萬像素鏡頭連補光燈(支援 720p 高清影像拍攝)、以及最重要的 Mobile BRAVIA Engine!唯一分別可說只在機身細了、以及屏幕改為 3.3 吋而已。甚至它與 Arc 相比,更多了一個前置 30 萬像素視像鏡頭,方便用家進行視像通話;而且機身顏色選擇更多,十分適合好「色」的香港人。

以下就讓小弟為大家介紹一下 Ray 的機身設計吧。

機身前方設有三個按鍵,分別是返回鍵、首頁鍵及菜單鍵,而且設計頗具型格。

值得一提的是,首頁鍵上方的接駁位,不但會依機身顏色而決定顏色,而且縫位更會在接駁充電器或電腦時,按機身電源剩餘多少,滲出綠色(充足)、橙色(一般)或紅色(嚴重不足)等光線,讓用家知道甚麼時候才可完成充電。

不但採用高階機 Arc 的規格,更設有 30 萬像素前置視像鏡頭,方便進行視像通話。

屏幕只是比 Arc 細了,只有 3.3 吋,但可視角度及色彩未有太大分別,而且 Ray 也內建 Mobile BRAVIA Engine,令欣賞相片或影片時屏幕色彩顯示有一定保證。

以 Ray 的屏幕欣賞相片,加上 Mobile BRAVIA Engine,色彩鮮豔之餘仍算自然,而且十分清晰。

機身右側只有音量控制鍵,硬體拍照鍵消失了。

機身左側則只有 micro-USB 端子,它亦可用作連接官方推出的機座。

機身頂部是 3.5mm 耳機端子及開關鍵。

設有第二咪高峰,用作過濾四周嘈音,配合軟件的 Noise Shield 降噪功能,優化通話時的話音質素。

SIM 卡及 microSD 記憶卡依舊需要先拆除電池才可拔插,而跟機電池容量為 1,500mAh。

Ray 設有白色、黑色、桃紅色及香檳金色 4 種選擇,而且機身前方首頁鍵上方的弧形位顏色也會按機身顏色而決定,十分漂亮。

與 Arc 相比,可見 Ray 確實更為細部,十分適合女士使用。

機身背部的設計與 Arc 十分相似。

機身厚度也與 Arc 差不多,只是厚了一點點(根據規格表表示只是厚了 0.7mm)。

仍然是採用 810 萬像素鏡頭,亦備有補光燈。

與 Arc 不同的是,Ray 未設有拍照硬體鍵,拍照時只要點按著畫面不放,就可以拍攝照片。

相片像素最高仍是 810 萬。

拍攝模式方面,設有場景辨識功能,相機會自動按環境光暗及拍攝景色等,決定所有設定,十分適合玩抓拍的用家輕鬆拍攝出優質相片。

也設有自拍計時,分為 2 秒及 10 秒。

至於影片拍攝方面,最高解像度與 Arc 一樣,也是 720p 高清影片。

拍攝影片亦設有臉孔偵測功能,令影片中的人像保證臉孔清晰。

試相區

使用場景辨識拍攝近距離物件,可見相片十分清晰,而且顏色十分自然。

至於夜景方面,同樣十分清晰,而且暗位的細緻位置亦可看到,十分出色。

薑餅上身•Facebook Inside 內建

Xperia Ray 的另一特別之處,就是本身已內建 Android 2.3.3 Gingerbread 作業系統,一改以往採用前代作業系統的「壞習慣」,令用家毋須像其他品牌某些手機般,苦等更新而不著。此外,它亦跟隨 Arc、Neo 內建 Facebook Inside 功能,令用家在手機內瀏覽朋友的狀態、相片、甚至 YouTube 影片時,也可以隨時按「Like」讚好或留下你的感想。當然配合它的 Timescape 介面,更可以與你的其他社交平台,例如:Twitter、新浪微博或開心網連線,隨時分享精彩內容。

一推出時已是薑餅人「上身」,用家毋須再苦等系統更新而不獲了。

仍然採用 Sony Ericsson 一貫的 5 頁主介面,面上方第 4 張相片,更可看到 Facebook Inside 的威力:可從 Facebook 擷取朋友的相片,然後將經常通話的連絡人加到此介面,以後點按他們的大頭貼就可以打電話,十分方便。

仍然是一貫 SE Android 手機的菜單介面。

Ray 也非完全「抄襲」Arc 的,它亦有屬於自己的功能,就是這款 LiveWare 功能。

隨同手機 Sony Ericsson 亦有推出新的入耳式耳機 LiveSound。

耳機繩採用扁平設計,就算用手怎樣搓也不用擔心弄斷耳機內的銅線。

耳機上設有一個名為 LiveKey 的按鍵,可以用來操控指定程式,十分方便。

早前提及的 LiveWare 功能,亦支援此耳機及後文介紹的官方機座。

只要預先設定插入耳機或接駁機座後啟動甚麼程式。

例如:筆者設定插入耳機後開啟《藝廊》程式,當插入耳機後相關程式就會自動開啟,十分方便。

這就是筆者前文提及由 Sony Ericsson 官方推出的機座。

平常不使用時,可以將支撐機身的揭蓋收起。

就連接駁線也可以收藏機座底,外攜使用十分方便。

機座底部設有 USB 及 microUSB 端子,方便用家接駁充電座或電腦,為手機充電或同步資料。

新加入了 xLOUD 功能,以軟體放大擴音器音量,方便以內建喇叭播放音樂或通話時,即使在較嘈雜的地方,也可以獲得清晰音效。

多媒體功能方面,用家亦然可以在首頁點按「Media」,然後快速開啟相關程式享受。

Ray 雖然機仔細細,但仍然內建 Mobile BRAVIA Engine,可有效加強瀏覽相片或影片時的影像質素。

將 Ray 與 Arc 放在一起,可以看到兩者屏幕顯示的「色水」其實相差不遠。

Ray 亦設有媒體伺服器,可以方便用家從電腦直接擷取手機內的多媒體檔案。

Ray 支援同步的帳戶,除了 Google 及 Facebook 外,也支援 Exchange Active Sync。

至於 Timescape 方面,則支援以上的社交平台,可說十分齊全。

而 Facebook Inside 功能,可讓用家透過「媒體發現」功能,瀏覽朋友及你的 Facebook 中有甚麼 YouTube 影片,然後即時欣賞。

如果影片備有 HD 質素,點按右上方按鍵就可以欣賞更高質素的 YouTube 影片。

顯示 YouTube 影片的質素其實不俗,色彩亦十分鮮豔自然。

至於瀏覽網頁方面,長長的屏幕令瀏覽上頗為舒適,而且字體顯示也頗清晰。

用家可以在設定中的「協助工具設定」,設定點按電源按鈕結束通話,這樣就可以輕鬆按下開關鍵結束通話了,十分方便。

Ray 與其他 Sony Ericsson 的 Android 手機一樣,也有內建一般國際鍵盤、中文鍵盤及日文鍵盤。

總結:唯一看售價

初步來看,筆者覺得 Xperia Ray 在各方面功能上也挺好,雖然未有內建雙核心處理器,這一點是有少許失望,但實際運作上,我覺得也頗暢順,而眾所周知,雙核心處理器的 Android 手機暫時也只有 Samsung Galaxy S II 一部是不算太「食電」,既然如此,雙核心處理器應用於手機,在這個時候是不是必需?筆者覺得未必。既然整體操控也算不俗,唯一決定此機「命運」的,肯定就是售價了。以 Arc 售價為 4 千尾、Neo 售價為 3 千中,Ray 當推出時的售價為 4 千頭的機會十分大,但筆者覺得如果 Sony Ericsson 能進取一點,將它標為 3 千尾,配合它那 4 色「雪糕」的機身設計,肯定能夠在一眾雙核心機款中突圍而出!所以 SE,此機能否成為你們攻取 Android 市場的「橋頭堡」,就看你們有沒有「Guts」了!

Sony Ericsson Xperia Ray 規格表:

系統:GSM 850/900/1800/1900 四頻;UMTS/HSPA 900/2100
處理器:Qualcomm MSM 8255 1GHz
圖像處理器:Adreno 205
記憶體:512MB SDRAM + 1GB ROM
屏幕:3.3 吋 480 x 854 解像度 1,670 萬色觸控電容式屏幕
鏡頭:810 萬像素自動對焦鏡頭(內建補光燈)+ 30 萬像素前置視像通話鏡頭
記憶卡:microSD(支援最高 32GB)
通話時間:最多 410 分鐘(GSM);最多 420 分鐘(UMTS)
待機時間:最多 430 小時(GSM);最多 440 小時(UMTS)
電池:1,500mAh
作業系統:Android 2.3.3 Gingerbread
機身顏色:黑、白、桃紅、香檳金
體積: 111 x 53 x 9.4mm
重量:100g
售價:待定
預計推出日期:2011 年第 3 季
查詢:Sony Ericsson(8102 2886)

Published by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