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ert 週記-智能手機發展有感

久違的 Palm 在去年底相繼發表了 Pre 和 Pixi,且不論在歐美的反應如何,至少,這兩款 smartphone 未能在亞洲帶起話題。作為 die hard palm fans 的我,這次難免有徹底 die heart 之嘆。

回望當年 Palm OS 橫掃 smartphone 六合之際,產品線其實不寬。同一時間在市面上的型號絕不超過三種. Palm III、Palm IIIe、Palm IIIx(當時還是3Com的時代),簡潔易用的 OS 3.0,一按即 sync 的 PIM application,在當年還是 56K modem 年代數百 K 的免費 software,再加上相對低廉的價錢,風頭一時無兩。

隨著 SONY 在 2000 年加入 Palm OS 大家庭,完美的 OS(完美在於當時 Pocket PC,即 Windows Mobile 平台積弱,用戶對於 handheld device 上網和 multi-tasking/multi-media 的需求尚低),加上 SONY 一貫的精緻設計,讓 Palm 陣營的機型無論是穩定性、外觀上或是使用方便上都能完全壓制對手陣營。

說了這麼多的陳年舊事,並不是純粹「往事只能回味」. 如果各位讀者中有人是筆者的同好的話,請你 power on 收藏的 palm device,細心體會一下,是否覺得其實也許現在幾乎人手一台的 iphone 和 palm 有些「英雄所見略同」的影子? UI 上 icon 的排列,palm 和 iphone 有著驚人相似的設計安排;而當年無數的 K size software,又何嘗不是 app store 上面各種 apps 的前身?

Palm 的沒落,我個人認為除了是因為用家對 handheld device get-connected 和 multimedia 的要求不斷增加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於 OS 的停滯不前。

Windows Mobile 陣營在經歷了 iPAQ 和 Dell 系列的沉澱後,終於在 2003 年隨著 Windows Mobile 3.0 出現而引伸出一大批優秀的機型 (其中的佼佼者自然是王者 HTC 所生產的一系列 WM 手機)。WM 系列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擁有強勁處理器和功能儲存延伸可能性的平台,同時和 Desktop Platform-即 Windows 也擁有獨一無二的互動性和兼容性(一家人,這個應該是不容有失的吧……)。從這裡,我們應該為 Microsoft 當年的遠見鼓掌。無可否認的,微軟很早就意識到不應該把眼光放在硬件之爭上,系統軟件才是王道。

放眼當前,我們看到無論是 Microsoft、Apple、Nokia、甚至剛剛加入戰團的 Google,戰場的重心都放在系統軟件上。硬件的邊際利潤的降低固然是其中的元兇,從深一層去考慮,在未來的電腦世界,如果雲端電腦和 connected 真的是大勢所趨的話,那麼 user 端或 client 端的硬件已經不是消費者要考慮的主要因素,能夠隨心所欲打造符合個人習慣和要求的平台,才是大家追求的目標吧。在 mobile device 和 in house 的 laptop,desktop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的今天,每一家廠商都深深明白這一點。當大家還為 UMPC、MID 爭論不休的時候,Nokia 早在 2005 年就推出了 Maemo 系統的 N770 internet tablet。N770 是一個很大膽的試金石,因為它沒有 SIM card slot,只能借藍芽和 Wi-Fi 上網。不少人覺得它定位非常尷尬,肯定賣不好,但看到 Nokia 的 N 系列從 770 一直出到今天的 900,很明顯 Nokia 想把 Linux-based 的 OS 橫向發展的野心從來沒有停息過。

Microsoft 當年從 Desktop 擴展到 Handheld,今天的 Google 反其道而行,希望做好 Android 借此進軍 Desktop OS。Android 平台從第一代的 G1 面世至今尚不足兩年,發展勢頭不但是一日千里,開放式的 OS 是一個優勢,軟件工程師在Windows Mobile、Apple 和 Symbian 累積下來的經驗也讓他們在新平台上發展得更得心應手。且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 Nexus One 的表現是否能給我帶來驚喜?(待續)

Herbert Profile:

某大網站小職員,由細跌入萬惡的 gadget 陷阱後不能自拔,從而將血汗所得全部貢獻給各大 IT 廠商。金融海嘯後由於囊中羞澀,轉為以涂毒身邊朋友為己任。

Leave a Comment